静电相互作用对微乳液法制备核壳纳米颗粒的影响

被引:5
作者
何晓晓
王柯敏
谭蔚泓
陈基耘
段菁华
原茵
林霞
机构
[1] 湖南大学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中心湖南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湖南省生物纳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 湖南大学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中心湖南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湖南省生物纳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长沙
[3] 长沙
关键词
微乳液法; 核壳纳米颗粒; 静电相互作用; 纳米颗粒稳定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B383 [特种结构材料];
学科分类号
070205 ; 080501 ; 1406 ;
摘要
在油包水(W/O)形成的反相微乳液中加入水溶性或亲水性材料形成内核,并通过硅烷化试剂在微乳液中水解后形成三维网状结构的硅壳包被内核材料,是制备核壳纳米颗粒的常规方法.我们发现核壳二者的静电相互作用对制备具有稳定核壳结构的纳米颗粒有重要影响,而内核材料的分子量大小以及包壳壳层厚度等传统意义上的重要因素与此并没有明显的关系.当用传统方法难于形成稳定核壳结构纳米颗粒时,可以通过改变实验条件,调节相关材料的电荷极性来改善其稳定性,从而为拓展核壳纳米颗粒的制备提供了实验与理论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3 / 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新型有机荧光染料嵌合的核壳荧光纳米材料的研制 [J].
段菁华 ;
王柯敏 ;
谭蔚泓 ;
何晓晓 ;
何春梅 ;
刘斌 ;
李杜 ;
黄杉生 ;
羊小海 ;
莫远尧 .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3, (02) :255-259
[2]   基于氨基化SiO2纳米颗粒的新型基因载体 [J].
何晓晓 ;
王柯敏 ;
谭蔚泓 ;
刘斌 ;
林霞 ;
黄杉生 ;
李杜 ;
何春梅 ;
李军 .
科学通报, 2002, (18) :1365-1369+1441
[3]   基于生物荧光纳米颗粒的新型荧光标记方法及其在细胞识别中的应用 [J].
何晓晓 ;
王柯敏 ;
谭蔚泓 ;
肖丹 ;
李军 ;
羊小海 ;
不详 .
科学通报 , 2001, (16) :1353-1356+1409
[4]   磁性微球的制备,理化性质及初步应用 [J].
张津辉 ;
蒋中华 ;
王仁芝 ;
陈惠鹏 ;
廖莎 ;
沈德存 .
化学通报, 1997, (09) :56-58
[5]  
Activity of microemulsion-based nanoparticles at the human bio-nano interface: concentration-dependent effects on thrombosis and hemolysis in whole blood[J] . Timothy E. Morey,Manoj Varshney,Jason A. Flint,Christoph N. Seubert,W. Brit Smith,David G. Bjoraker,Dinesh O. Shah,Donn M. Dennis.Journal of Nanoparticle Research . 200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