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北部花岗岩风化穴形成机制与环境意义

被引:24
作者
李德文
崔之久
李洪江
南凌
机构
[1]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
[2]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
[3]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 南京
[4] 北京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风化穴; 锅穴; 穴状风化; 水; 风化穴分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931.5 [岩溶(喀斯特)地貌学];
学科分类号
0705 ; 070501 ;
摘要
通过对华北北部3个地区花岗岩风化穴的调查研究,对其形态类型和成因作了详细讨论.研究区风化穴从形态上可分为底穴型(锅穴)、沟槽型、边墙型以及前三者的组合.根据形态特征分析,首次提出锅穴主要与局部岩面上大气降水的长时间停留有关;沟槽型则与岩面流水有关,主要沿岩面半固定流路发育;边墙型大多起源于结构构造引起的岩石抗蚀性能的不均匀性.组合型在成因上则与前述3种机制中的一种或几种有关.风化穴作为裸岩表面差异风化的产物是一种广域型地貌景观,其空间分布并不指示特定的地理环境,但锅穴在形态特征上与环境要素关系密切,具有明显的环境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20 / 12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关于冰臼形成与保存机理认识上的几个误区 [J].
刘尚仁 .
热带地理, 2000, (02) :156-161
[2]   揭西、丰顺“冰臼群”成因商榷 [J].
陈华堂 ;
丘世钧 ;
黄山 ;
范小平 .
热带地理, 1999, (04) :376-380
[3]   河北、内蒙古中低山区发现罕见的冰臼群 [J].
韩同林 ;
劳雄 ;
郭克毅 .
地质论评, 1999, (05) :456-462+561
[4]   内蒙、河北巨型壶穴与赤峰风道的发现 [J].
崔之久 ;
李洪江 ;
南凌 ;
李德文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9, (13) :1429-1434
[5]  
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与环境问题[M]. 科学出版社 , 施雅风等著, 1989
[6]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tafoni in Tunnel Spring Tuff, Crystal Peak, Utah, USA[J] . Earle F.McBride,M. DanePicard.Earth Surf. Process. Landforms . 2000 (8)
[7]  
Salt weathering: influence of evaporation rate, supersaturation and crystallization pattern[J] . CarlosRodriguez‐Navarro,EricDoehne.Earth Surf. Process. Landforms . 1999 (3)
[8]  
Chemical weathering associated with tafoni at Papago Park, central Arizona[J] . SeanW. Campbell.Earth Surf. Process. Landforms . 1999 (3)
[9]   A physical model for the rate of coastal tafoni development [J].
Sunamura, T .
JOURNAL OF GEOLOGY, 1996, 104 (06) :741-748
[10]  
Role of Salts in Development of Granitic Tafoni, South Australia[J] . W. C. Bradley,J. T. Hutton,C. R. Twidale.The Journal of Geology . 1978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