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进程中的城郊集体建设用地隐形市场形成机理——基于长沙市郊农户调查问卷的分析

被引:5
作者
罗湖平 [1 ,2 ]
朱有志 [3 ]
机构
[1] 湖南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
[2] 湖南师范大学地理学流动站
[3]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
关键词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 隐形市场; logistic模型; 长沙市郊;
D O I
10.16059/j.cnki.cn43-1008/c.2014.07.053
中图分类号
F299.21 [城镇形成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摘要
从农户视角出发,运用Logistic模型探究长沙市郊集体建设用地隐形市场形成机理,结果表明,在影响农户隐形流转意愿的诸多因素中,文化程度和房租收益对模型产生了负相关的显著影响,宅基地处数和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政策满意度对模型产生了正相关的显著影响;城郊集体建设用地隐形市场形成具有明显的自发性和倒逼性、典型的市场驱动性和利益诱致性、普遍的文化调适性和积淀性。公共政策的制定实施,应尊重农民权益和农户意愿,注重其文化水平提升并加强宣传教育,分层分类分阶段化解存量集体建设用地隐形市场行为,整治管控增量集体建设用地隐形市场行为。
引用
收藏
页码:79 / 8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近年长沙市违法用地特点及原因分析 [J].
张卫平 .
国土资源导刊, 2012, 9 (08) :94-96
[2]   中国土地隐形市场研究综述 [J].
罗湖平 .
经济地理, 2014, 34 (04) :14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