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荤段子”流行的社会学考察——基于符号互动论的分析

被引:7
作者
宋棠
刘岳
机构
[1] 山东潍坊医学院公共卫生管理学院
关键词
“荤段子”; 符号互动论; 情境定义; 印象管理; 剧班共谋;
D O I
10.16273/j.cnki.53-1134/d.2006.05.038
中图分类号
C913.3 [生活与消费];
学科分类号
030301 ; 1204 ;
摘要
本文从符号互动论出发,认为“荤段子”流行现象的实质主要的不是由于中国人性观念的开放和道德水平的下降,而是社会成员在面对信任的缺失、交往的表面化、社会问题的空前复杂等特殊的社会背景和人际交往环境时,投射了特殊的情境定义,使“荤段子”作为“交往的形式”,完成了社交的功能,在多数时候它直接涉及性却与色情无关。社交场合中“荤段子”的谈论行动是一种典型的“印象管理”过程,而交流荤段子的互动者构成了戈夫曼意义上的“剧班”,实现了“剧班共谋”,避免表演的崩溃。“荤段子”体现了中国社会“失范”状态下价值的深刻解构。
引用
收藏
页码:141 / 14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走向杀熟之路——对一种反传统历史过程的社会学分析 [J].
郑也夫 .
学术界, 2001, (01) :58-76
[2]  
外国社会学史[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贾春增主编, 2000
[3]  
西方社会学理论[M]. 南京大学出版社 , 宋林飞著, 1997
[4]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 浙江人民出版社 , (美)戈夫曼著, 1989
[5]  
当代社会学理论[M]. 华夏出版社 , (美)波洛玛(Poloma,M.M.)著,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