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磷菌和固氮菌溶解磷矿粉时的互作效应

被引:42
作者
冯瑞章 [1 ]
姚拓 [2 ]
周万海 [2 ]
龙瑞军 [1 ]
齐文娟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2]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
关键词
溶磷菌; 固氮菌; 互作效应; 溶磷能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44 [微生物肥料(细菌肥料)];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4株溶磷菌(Lx81、Dm84、Jm92、Lx191)、和3株固氮菌(ChW5、ChW6、ChO6)单独和混合接种后测定培养液有效磷含量、pH值及总有机酸含量的方法,研究溶磷菌和固氮菌溶解磷矿粉时的互作效应。结果表明,相对于单独接种溶磷菌:Lx81与3株固氮菌分别混合培养能提高磷矿粉的溶解能力,4株溶磷菌与ChW6,Lx81、Dm84、Lx191与ChO6分别混合培养及Jm92+ChW5组合溶磷量极显著增加(p<0·01);Dm84+ChW5、Lx191+ChW5、Jm92+ChO6组合的溶磷量下降(p<0·01)。除Lx81+ChW6、Lx81+ChO6培养液pH值降低外,混合培养的其它组合培养液pH值均较单独接种溶磷菌时升高。有机酸测定结果表明,Lx81、Jm92与ChW5、ChO6分别混合培养、ChW6+Lx81组合有机酸含量升高(p<0·01),其它7种组合的有机酸含量均较单独接种溶磷菌的值下降(p<0·01)。溶磷菌和固氮菌单菌培养时溶磷量与pH值、溶磷量与总有机酸含量及pH值与总有机酸含量之间呈现线性相关;Dm84、Lx191与3株固氮菌分别混合培养溶磷量与pH值之间、Lx81与3株固氮菌分别混合培养溶磷量与总有机酸含量之间呈现线性相关,其它组合的溶磷量与pH值、总有机酸含量间没有相关性。溶磷菌和固氮菌混合培养对溶解磷矿粉既有协同作用也有拮抗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2764 / 276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2]   不同碳源对三种溶磷真菌溶解磷矿粉能力的影响 [J].
王光华 ;
周克琴 ;
金剑 ;
潘相文 ;
赵英 .
生态学杂志, 2004, (02) :32-36
[3]   微生物溶解磷矿粉能力与pH及分泌有机酸的关系 [J].
赵小蓉 ;
林启美 ;
李保国 .
微生物学杂志, 2003, (03) :5-7
[4]   解钾菌与解磷菌及固氮菌的相互作用 [J].
饶正华 ;
林启美 ;
孙焱鑫 ;
姚军 ;
刑礼军 ;
张有山 .
生态学杂志, 2002, (02) :71-73
[5]   一些细菌和真菌的解磷能力及其机理初探 [J].
林启美 ;
王华 ;
赵小蓉 ;
赵紫鹃 .
微生物学通报, 2001, (02) :26-30
[6]   解磷固氮菌剂的研制及其对小麦的增产效应 [J].
王富民,张彦,吴皓琼,沙长青,刘桂芝,李雅文 .
生物技术, 1994, (04) :15-18
[7]   Aspergillus aculeatus as a rock phosphate solubilizer [J].
Narsian, V ;
Patel, HH .
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 2000, 32 (04) :559-565
[8]   ROLE OF ROOT DERIVED ORGANIC-ACIDS IN THE MOBILIZATION OF NUTRIENTS FROM THE RHIZOSPHERE [J].
JONES, DL ;
DARRAH, PR .
PLANT AND SOIL, 1994, 166 (02) :247-257
[9]  
Phosphate-dissolving bacteria in the rhizosphere of some cultivated legumes[J] . N. B. Paul,W. V. B. Sundara Rao.Plant and Soil . 197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