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了有机包裹体及其均一温度的特征 ,分析了镜质组反射率 (Ro)与地质演化史的关系 .结果认为 :台北坳陷自第三纪以来有两次油气生成过程 .第一次发生在 E1末 T04 构造层形成之前 ,即古新世末 ,有机质成熟度处于未成熟—低成熟阶段 ,因此 ,这一期尽管有油气的生成 ,但运移规模有限 ,形成的有机包裹体极少 .第二次发生在 E2 末 T03 构造层形成之前 ,即始新世末 ,此时区内主要烃源岩都已经进入生烃高峰 ,是区内主要的油气生成、运移期 .伴随油气的生成和运移 ,形成了大量以液相及气、液二相为主的有机包裹体 .晚第三纪的沉积厚度近似于 E2 末剥蚀厚度 ,对油气生成和运移的影响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