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4 条
毛竹碳汇造林经营模式及其效益分析
被引:9
作者:
汪淅锋
[1
]
沈月琴
[1
]
王枫
[1
]
郑旭理
[2
]
胡忠明
[3
]
机构:
[1] 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浙江省安吉县灵峰寺林场
[3] 浙江省龙游县林业局
来源:
关键词:
林业经济学;
毛竹;
森林碳汇;
碳汇目标;
模式;
效益;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6.2 [林业];
学科分类号:
120302 ;
摘要:
以浙江省临安市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碳汇林基地为研究点,根据对毛竹碳汇林经营专家的访谈和对毛竹碳汇林经营者的调查,结合二手资料,运用比较分析法和投资回收期法分析了毛竹碳汇造林经营模式的特点及其效益。结果表明:毛竹碳汇造林经营模式和现行竹林经营模式特点的不同主要体现在经营目标和日常管护措施等方面。前者以竹林生态系统,特别是乔木层的固碳最大化为目标,经营措施要求一方面能够增加现有林分的固碳量,另一方面由竹林经营带来的碳泄漏和碳排放最低;成本收益方面,前者在人工除草、有机肥施用、日常管护、碳汇计量方面的成本较高,但化肥成本低。单位面积的竹材、竹笋等林产品产值也比后者高;毛竹碳汇造林经营模式的投资回收期对碳汇价格有较高的敏感性,当碳汇价格从0增加到当前国际碳交易价格25.20美元.t-1时,投资回收期从18.4 a缩短到13.2 a;毛竹碳汇造林模式还具有控制水土流失,防止立地退化,增加当地林农就业机会,有效宣传竹林碳汇知识等生态和社会效益。
引用
收藏
页码:943 / 948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