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藏研究的发展趋势预测

被引:9
作者
张厚福 [1 ]
徐兆辉 [2 ]
王露 [3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
[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3]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关键词
油气成藏动力学; 非构造油气藏; 碳酸盐岩层序地层学; 叠合盆地; 新构造运动; 盆地模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分析当前油气勘探形势,提出了油气藏研究的9大发展趋势:①发展盆地油气成藏动力学,重视"三场"(地温场、地压场、地应力场)与油气聚集分布规律的关系研究;②深化岩性—地层、水动力封闭油气藏等"非构造油气藏"研究;③开展碳酸盐岩层序地层学研究;④加强天然气成藏规律的研究;⑤开展中国叠合含油气盆地成藏机理研究;⑥关注新构造运动与晚期成藏研究;⑦非常规天然气资源研究;⑧无机成因油气藏探索研究;⑨盆地模拟研究。以上几个方面是当今乃至今后油气藏研究的热点与难点,加大其研究力度必然会推动中国油气工业的快速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65 / 17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川东北黄龙场气田飞仙关组台缘滩型碳酸盐岩储层预测 [J].
刘宏 ;
谭秀成 ;
周彦 ;
陈景山 ;
罗冰 ;
童名胜 ;
雷程 ;
曾令平 .
石油学报, 2009, 30 (02) :219-224
[2]   碳酸盐岩测井层序识别方法研究——以塔中隆起卡1地区奥陶系为例 [J].
王宏语 ;
樊太亮 ;
赵为永 ;
杜羽书 ;
高超 .
地学前缘, 2008, (02) :51-58
[3]   碳酸盐岩溶洞型储层综合识别及预测方法 [J].
王光付 .
石油学报, 2008, (01) :47-51
[4]   塔中卡塔克区块古岩溶储层地震预测技术 [J].
张宏 ;
郑浚茂 ;
杨道庆 ;
杨春峰 ;
常炳章 ;
张驰 .
石油学报, 2008, (01) :69-74
[5]   水溶气的形成与聚集 [J].
陈润 ;
耿庆生 ;
苏现波 .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3) :205-208
[6]   水溶气资源富集的主控因素及其评价方法探讨 [J].
武晓春 ;
庞雄奇 ;
于兴河 ;
王明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3, (05) :416-421
[7]   从近期发现的油气新领域展望中国油气勘探发展前景 [J].
邱中建 ;
康竹林 ;
何文渊 .
石油学报, 2002, (04) :1-7
[8]   盆地油气成藏动力学初探——21世纪油气地质勘探新理论探索 [J].
张厚福 ;
方朝亮 .
石油学报, 2002, (04) :7-12+7
[9]   渤海新构造运动控制晚期油气成藏 [J].
龚再升 ;
王国纯 .
石油学报, 2001, (02) :1-7+119
[10]   中国海相碳酸盐岩油气资源、勘探重大科技问题及对策(摘要) [J].
马永生 .
海相油气地质, 2000, (Z1) :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