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临界萃取技术在生物碱提取中的研究新进展

被引:3
作者
赵宋亮
陶春元
吴海英
机构
[1] 南昌大学化学系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 生物碱; 影响因素;
D O I
10.14127/j.cnki.jiangxihuagong.2008.03.008
中图分类号
TQ464.4 [生物碱];
学科分类号
100705 ;
摘要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与传统的提取方法相比具有选择性好、收率高、工艺简单、操作条件温和、绿色环保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中草药的提取分离中。综述了超临界萃取技术应用于生物碱分离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影响生物碱分离效果的各个因素,除温度、压力、溶剂、萃取时间等常见因素外,碱化试剂能够改善生物碱的分离效果,夹带剂则提高了超临界萃取流体的能力。结果表明,它能够有效地从植物中提取或分离出生物碱,且与其它的分离手段相结合将是天然药物生物碱今后的提取分离发展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1 / 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Application of central composite designs in the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of tropane alkaloids in plant extracts [J].
Brachet, A ;
Mateus, L ;
Cherkaoui, S ;
Christen, P ;
Gauvrit, JY ;
Lantéri, P ;
Veuthey, JL .
ANALUSIS, 1999, 27 (09) :772-779
[2]   EXTRACTION OF INDOLE ALKALOIDS FROM CATHARANTHUS ROSEUS BY USING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J].
Lee, Huen ;
Hong, Won-Hi ;
Yoon, Ji-Ho ;
Song, Kyu-Min ;
Kwak, Sang-Soo ;
Liu, Jang-Ryol .
BIOTECHNOLOGY TECHNIQUES, 1992, 6 (02) :127-130
[3]  
天然产物化学与应用.[M].哈成勇等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4]  
化工分离工程.[M].邓修;吴俊生编著;.科学出版社.2000,
[5]  
中药化学.[M].陆蕴如 主编.学苑出版社.1995,
[6]   CO2超临界萃取川贝母游离生物碱工艺研究 [J].
张良 ;
袁瑜 ;
李玉锋 .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1) :39-41+103
[7]   超临界流体萃取雷公藤中有效成分的工艺优化 [J].
李红茹 ;
李淑芬 ;
段宏泉 ;
周雯 ;
田松江 .
天津大学学报, 2007, (03) :269-274
[8]   超临界CO2萃取结合柱色谱分离萝芙木生物碱 [J].
周雪晴 ;
冯玉红 ;
张冲 ;
林强 .
精细化工, 2007, (02) :154-155+161
[9]   槲寄生碱的不同提取方法的研究 [J].
李俶 ;
倪永年 ;
李莉 .
食品科技, 2006, (10) :94-97
[10]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平贝母中总生物碱工艺的研究 [J].
王丽杰 ;
张东杰 ;
褚洋洋 ;
殷微微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06, (03) :7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