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华北青苗会组织结构与功能变迁——以顺天府宝坻县为例

被引:13
作者
周健
张思
机构
[1] 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
关键词
十九世纪; 青苗会; 村落自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249.3 [乾隆至道光(1736~1840年)];
学科分类号
0602 ;
摘要
华北青苗会组织的历史至少可追溯至19世纪初。早期的青苗会只是结构松散的临时看青组织。19世纪中期以降,以征派差徭为契机,青苗会逐渐演变为担负村庄各项公务且结构严密的村落自治组织。这一演变折射出咸同年间国家与乡村社会之间的新动向国家不断深入地方以攫取财源,乡村社会则在改造青苗会加以应对的同时实现了一定的自治。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51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2]   近代华北的摊派(1840—1937) [J].
郑起东 .
近代史研究, 1994, (02) :81-94
[3]  
近世以来华北农村青苗会组织的成长与村民自治[A]. 张思.“国家、地方、民众的互动与社会变迁”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九届中国社会史年会论文集[C]. 2002
[4]  
近代冀鲁豫乡村[M].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从翰香主编, 1995
[5]  
食货志二.差徭 .2 民国《重修信阳县志》卷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