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行距及两组三段栽培对小麦经济性状的影响

被引:10
作者
刘建华
李俊杰
罗家传
机构
[1] 河南省黄泛区农场农业科学研究所
[2] 周口川汇区种子公司
关键词
小麦; 行距; 两组三段; 前N后移;
D O I
10.13989/j.cnki.0517-6611.2001.05.003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不同行距和管理措施的试验表明 ,常规管理的不同行距间 ,15∶2 5 (单位cm ,下同 ) ,10∶30 ,15∶35的处理分别增产11.5 5 % ,8.2 6 % ,7.82 % ,达显著水平。两组三段管理的不同行距间 ,只有 15∶2 5的处理增产 12 .82 %达显著水平。两组三段管理比常规管理增产 5 .19% ,达显著水平。
引用
收藏
页码:569 / 570+572 +57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小麦两组三段超高产综合配套技术体系初报 [J].
张维城 .
河南职技师院学报, 1998, (03) :1-6
[2]   高水肥土壤小麦前氮后移对其生育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J].
刘发魁 ;
马平民 ;
徐林 ;
杨晓光 .
河南农业科学, 1998, (03) :4-8+15
[3]   前氮后移施肥对小麦旗叶生理功能及产量的影响 [J].
付国占 ;
李友军 ;
史国安 ;
郭香凤 .
河南农业科学, 1998, (01) :4-6
[4]   高产地小麦前氮后移施肥技术 [J].
李友 ;
付占国 ;
郭天财 ;
王绍中 .
作物杂志, 1997, (03) :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