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汉至清代北方农牧民族战争及其与温度变化的关联

被引:15
作者
刘璐
苏筠
方修琦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关键词
农牧战争; 气候变化; 中国; 西汉至清代;
D O I
10.16360/j.cnki.jbnuns.2016.04.009
中图分类号
E291 [古代军事史];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重建了中国西汉到清代(206BC—1911AD)北方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战争变化序列,进而分析了民族战争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双方共发生战争832次,平均每10a发生3.9次;根据战争频次可划分为西汉低发、东汉高发期,三国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低发期,宋元明清高发期3个阶段;在百年尺度和30a尺度的气候变化上,气候暖期多对应战争高发,冷期多对应战争低发.2)农牧战争中,有71.3%的战争为游牧民族发动,但最终61.1%的战争为农耕民族获胜;相比于暖期,冷期农耕民族主动发动战争的比例增加,但胜利的比例降低.3)气候变化作为战争事件背景,对战争有间接影响.冷期时,农耕、游牧双方实力均有减弱,形成退让态势,战争频次相对较少;暖期游牧民族多次发动战争,可能是由人口膨胀导致的生活资料匮乏、游牧民族强盛时社会结构性需求扩大引起的,同时暖期的气候环境为游牧民族南下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战争掠夺所带来的低成本高收益也诱使游牧民族引发与农耕民族的战争.
引用
收藏
页码:450 / 45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军民合一、资源配置和农和游牧控制区规模[J]. 赵媛,俞炜华.制度经济学研究. 2013(02)
[3]  
中国北方草原地区古代游牧生计的几点认识[J]. 刘瑞俊.西部考古. 2011(00)
[4]   气候变化因素在蒙古西征中的可能作用研究 [J].
吴文祥 ;
葛全胜 ;
郑景云 ;
周扬 ;
胡莹 .
第四纪研究, 2009, 29 (04) :724-732
[5]   1980年以来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文化研究评述 [J].
田澍 ;
马啸 .
西域研究, 2008, (02) :116-124
[6]   柴达木盆地东北部3500年树轮定年年表的初步建立 [J].
邵雪梅 ;
王树芝 ;
徐岩 ;
朱海峰 ;
许新国 ;
肖永民 .
第四纪研究, 2007, (04) :477-485
[7]   西汉时期匈奴人口数量变化蠡测 [J].
尚新丽 .
人口与经济, 2006, (02) :60-65
[8]   气候变化与中国的战争、社会动乱和朝代变迁 [J].
章典 ;
詹志勇 ;
林初升 ;
何元庆 ;
李峰 .
科学通报, 2004, (23) :2468-2474
[9]   祁连山中部过去近千年温度变化的树轮记录 [J].
刘晓宏 ;
秦大河 ;
邵雪梅 ;
陈拓 ;
任贾文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4, (01) :8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