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有企业的国际议价能力估算

被引:8
作者
刘海洋 [1 ]
逯宇铎 [2 ]
陈德湖 [1 ]
机构
[1] 大连理工大学
[2] 大连理工大学国际贸易所
关键词
国有企业; 讨价还价; 国际谈判; 海关数据;
D O I
10.19343/j.cnki.11-1302/c.2013.05.007
中图分类号
F276.1 [国有企业经济]; F224.32 [博弈论];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1201 ;
摘要
通过建立讨价还价理论模型,本文证明了谈判过程中让步成本较小的一方获得的收益较少。由于存在预算软约束和相对严重的委托代理问题,国有企业的让步并不会给代理人造成相应损失,相应地国有企业议价能力较低。本文运用2006年海关进出口交易数据,使用双边随机前沿分析方法(Two-tier SFA)测度谈判底线,估算了中国国有企业的国际议价能力。结果显示:①国有企业的讨价还价能力低于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②国有企业的讨价还价能力也低于进出口交易伙伴,其进口价格高于公允价格3.69%,出口价格低于公允价格6.17%。因而继续推进市场化改革,中国才能在国际市场上获取公平的贸易收益。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5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国有企业双重效率损失研究 [J].
吴延兵 .
经济研究, 2012, 47 (03) :15-27
[2]   中国医疗服务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测算 [J].
卢洪友 ;
连玉君 ;
卢盛峰 .
经济研究, 2011, 46 (04) :94-106
[3]   国有企业的双重效率损失与经济增长 [J].
刘瑞明 ;
石磊 .
经济研究, 2010, 45 (01) :127-137
[4]   政策性负担、道德风险与预算软约束 [J].
林毅夫 ;
李志赟 .
经济研究, 2004, (02) :17-27
[5]   中国国有企业代理成本的实证分析 [J].
平新乔 ;
范瑛 ;
郝朝艳 .
经济研究, 2003, (11) :42-53+92
[6]   中国工业企业技术效率分析 [J].
姚洋 ;
章奇 .
经济研究, 2001, (10) :13-19+28
[8]   论国有经济中的多级委托代理关系 [J].
杨瑞龙 .
管理世界, 1997, (01) :107-116
[9]   公有制经济中的委托人—代理人关系:理论分析和政策含义 [J].
张维迎 ;
吴有昌 ;
马捷 .
经济研究, 1995, (04) :10-20
[10]  
The effects of match uncertainty and bargaining on labor market outcomes: evidence from firm and worker specific estimates[J] . Subal C. Kumbhakar,Christopher F. Parmeter. Journal of Productivity Analysis . 200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