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民生概念与民生思想初探

被引:6
作者
程潮 [1 ]
张金兰 [2 ]
机构
[1]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广州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关键词
先秦; 厚生; 正德; 利用; 二元民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092 [中国政治思想史];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早在中国社会向国家过渡的尧舜禹时代,就产生了"政在养民"和"正德、利用、厚生"的观念。夏、商专制帝王因笃信天命、忽视民生导致王朝灭亡的教训,促使西周统治者的执政理念开始从神本向民本转变,"厚生"观念重新得到重视。春秋战国时期,如何"厚生"以及如何处理好"正德"、"利用"、"厚生"三者之间的关系,成为统治阶层和文化精英思考的热门话题。不仅物质民生在先秦诸子中得到普遍提倡,而且精神民生也在不少学派中受到关注。
引用
收藏
页码:108 / 11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M].陈来著;.三联书店.2002,
[2]  
国史要义.[M].柳诒徵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00,
[3]  
古汉语通假字字典.[M].马天祥;萧嘉祉编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
[4]   论尧舜禹时代是由原始社会向国家过渡的中间环节 [J].
金景芳 ;
吕文郁 .
学习与探索, 1999, (03) :123-125
[5]  
“非物质民生问题”的要害.[N].徐迅雷;.中国经济时报.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