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区域可持续发展时空综合测度研究

被引:19
作者
鹿晨昱 [1 ]
张琳 [1 ]
薛冰 [2 ]
张子龙 [3 ]
李恒吉 [4 ]
逯承鹏 [2 ]
机构
[1]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2]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污染生态与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
[3] 兰州大学中国西部循环经济研究中心
[4] 不详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GIS; 生态; 经济; 辽宁省;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5.08.005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在构建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时空综合测度模型基础上,结合GIS、AHP及重心位移法等技术,对辽宁省各地市的区域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时空综合测度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2年,辽宁省各地市可持续发展协调度总体上体现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部分地市具有一定的波动,甚至出现了下降的趋势。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总体上体现为良好的发展态势,多数地市呈现出一定的上升趋势,但上升空间较小,且部分地市起伏波动较大。大部分地市的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指数总体上相对较高,而社会可持续发展指数相对较低。这一表面看来的良好发展态势实际上是一种相对不健全的发展模式。东南部地区相对来说是可持续协调度和发展度的高密度区域,其协调性较好,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发展步调较为一致,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较强,发展速度也较快。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测度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以沈阳经济区为例 [J].
薛冰 ;
张琳 ;
任婉侠 ;
鹿晨昱 ;
耿涌 ;
张黎明 .
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0 (04) :364-372
[2]   国内外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进展 [J].
李天星 .
生态环境学报, 2013, 22 (06) :1085-1092
[3]   基于AHP与GIS的城市可持续性测度与空间比较研究——以东北地区35市(州)为例 [J].
张琳 ;
薛冰 ;
鹿晨昱 ;
张黎明 ;
耿涌 ;
孙露 .
水土保持研究, 2013, 20 (02) :86-91+315
[4]   省级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构建及空间测度研究 [J].
鹿晨昱 ;
张琳 ;
薛冰 ;
于晓曼 ;
张黎明 ;
耿涌 .
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0 (01) :86-91
[5]   中国低碳城市试点计划评述与发展展望 [J].
薛冰 ;
鹿晨昱 ;
耿涌 ;
刘竹 ;
张伟伟 ;
李春荣 .
经济地理, 2012, 32 (01) :51-56
[6]   中国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测度的比较 [J].
杨冕 ;
陈兴鹏 ;
薛冰 .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45 (05) :48-52
[7]   1952-2005年我国消费经济重心移动路径分析 [J].
张平 ;
黄建山 .
统计与决策, 2008, (18) :99-101
[8]   沙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模型 [J].
包慧娟 ;
李振山 ;
王涛 .
地理科学, 2007, (02) :173-176
[9]   陕西省社会经济重心与环境污染重心的演变路径及其对比分析 [J].
黄建山 ;
冯宗宪 .
人文地理, 2006, (04) :117-122
[10]   1978—2003年中国经济重心与产业重心的动态轨迹及其对比研究 [J].
冯宗宪 ;
黄建山 .
经济地理, 2006, (02) :249-254+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