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OD通量的钱塘江流域水污染生态补偿量化研究

被引:23
作者
王飞儿 [1 ]
徐向阳 [1 ]
方志发 [2 ]
俞洁 [3 ]
机构
[1]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2] 浙江省淳安县环保局
[3] 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流域; 生态补偿; 污染物通量; 钱塘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摘要
水污染生态补偿是解决流域跨界水污染纠纷的重要措施。以行政单元为补偿主体,通过交界断面水质目标确立上下游政府间的水污染生态补偿责任,建立基于污染物通量的生态补偿量化计算方法,并提出了生态补偿运作模式。以钱塘江流域为例,根据2004年钱塘江流域水质状况,在75%保证率的水文条件下,基于COD通量估算了流域内各县(市)间水污染生态补偿量。结果表明,生态补偿量反映区域污染特点,上游地区基本上都是接受补偿者,而呈结构性污染的地区是生态补偿支付者,部分区域补偿强度超过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表明其发展不具有可持续性。钱塘江流域水污染生态补偿模式可以是政府层面上的财政支助,也可以通过项目支持、技术支持等形式实现区域间的补偿。通过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将对流域水环境保护起到积极的激励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259 / 26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生态补偿机制与区域协调发展 [J].
张金泉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03) :115-119
[2]   生态补偿,钱塘江流域发展的困局与希望 [J].
刘国才 .
环境经济, 2006, (07) :16-20
[3]   中国生态补偿的实践及其政策取向 [J].
孙新章 ;
谢高地 ;
张其仔 ;
周海林 ;
郭朝先 ;
汪晓春 ;
刘荣霞 .
资源科学, 2006, (04) :25-30
[4]   从生态补偿到流域生态共建共享——兼以新安江流域为例的机制探讨附视频 [J].
刘玉龙 ;
阮本清 ;
张春玲 ;
许凤冉 .
中国水利, 2006, (10) :4-8
[5]   论流域生态补偿的制度构建——从社会公正的视角 [J].
钱水苗 ;
王怀章 .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5) :80-84
[6]   流域水资源管理中的生态补偿问题研究 [J].
周大杰 ;
董文娟 ;
孙丽英 ;
石缎花 ;
齐晔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4) :131-135
[7]   区际生态补偿机制是区域间协调发展的关键 [J].
吴晓青 ;
洪尚群 ;
段昌群 ;
曾广权 ;
夏丰 ;
陈国谦 ;
叶文虎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3, (01) :13-16
[8]   论流域开发管理中的区域利益协调 [J].
陈湘满 .
经济地理, 2002, (05) :525-529
[9]   生态补偿的理论探讨 [J].
毛显强 ;
钟瑜 ;
张胜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2, (04) :40-43
[10]   长江流域生态安全问题及建议 [J].
虞孝感 .
自然资源学报, 2002, (03) :294-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