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语境与演述场域——以诺苏彝族的口头论辩和史诗传统为例

被引:91
作者
巴莫曲布嫫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关键词
演述; 史诗; 叙事诗; 《勒俄特依》; 叙事语境; 诺苏; 场域; 彝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I207.9 [少数民族文学];
学科分类号
050107 ;
摘要
在四川凉山彝区流传的《勒俄特依》与在云南彝区流传的《阿细的先基》、《查姆》、《梅葛》一道 ,被学界视为彝族“四大创世史诗”。对这一诺苏彝族文学传统的“代表作” ,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积累了相当的成果。笔者则是在《勒俄特依》这一汉译本的田野解读中发现了许多违背史诗传统本质的文本制作理念和方法 ,由此建立了田野研究的反观思路。目前 ,史诗传统正面临社会经济急速变迁的重重压力 ,国内外对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 ,对史诗文本及其口头特质的民俗学关注 ,回应着上个世纪 50年代以迄今天对口头文本进行“汇编”的深刻批评。因而 ,本文以诺苏彝族口头论辩中的史诗演述传统为个案 ,正是基于检讨以往民俗学、民间文艺学的文本制作工作中普遍存在的种种问题 ,从认识论的角度引入“叙事语境—演述场域”这一实现田野主体性的研究视界 ,以期在研究对象与研究者之间搭建起一种可资操作的工作模型 ,从而探索一条正确处理史诗文本及文本背后的史诗传统信息的田野研究之路。
引用
收藏
页码:147 / 155
页数:9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