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潮流可行域边界拓扑性质及边界算法

被引:16
作者
余贻鑫 [1 ]
李鹏 [2 ]
孙强 [1 ]
贾宏杰 [1 ]
机构
[1] 天津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2] 南方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关键词
潮流可行域; 静态安全; 拓扑性质; 最远边界点; 电力系统; 优化方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M744 [电力系统的计算];
学科分类号
080802 ;
摘要
电力系统潮流可行域是一种评估系统静态安全的有效手段。文中探讨了不同子空间的潮流可行域边界的拓扑性质,提出了新的边界算法。首先,在把潮流可行域划分为负荷注入子空间与发电注入子空间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算例发现2个子空间的可行域边界具有截然不同的拓扑特性,特别是发电注入空间的潮流可行域边界在系统实际可能的运行范围内呈现较好的线性特性。然后在混合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高维发电注入空间中潮流可行域L1范数最远边界点算法,该算法避免了频繁启动连续潮流计算,其结果的多解性也被用来进一步检验潮流可行域边界拓扑性质。
引用
收藏
页码:6 / 1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割集功率空间上静态电压稳定域的实用边界 [J].
李慧玲 ;
余贻鑫 ;
韩琪 ;
宿吉锋 ;
赵金利 ;
Stephen T LEE ;
Pei ZHANG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5, (04) :18-23
[2]   一种静态电压稳定临界点的识别和计算方法 [J].
赵晋泉 ;
江晓东 ;
张伯明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4, (23) :28-32
[3]   关于更精确的电压稳定极限描述中所需模型与方法的研究 [J].
李鹏 ;
余贻鑫 ;
贾宏杰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4, (10) :23-28
[4]   基于混合法的潮流可行域边界计算 [J].
余贻鑫 ;
李鹏 ;
贾宏杰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4, (13) :18-25
[5]   电力系统区域间功率交换能力的研究(二)——最大交换功率的模型与算法 [J].
王成山 ;
李国庆 ;
余贻鑫 ;
王朝霞 .
电力系统自动化, 1999, (04) :5-9
[6]  
[美]安德逊(P·M·Anderson)[美]佛阿德(A·A·Fouad) 著,《电力系统的控制与稳定》翻译组 译.电力系统的控制与稳定[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