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秦岭北缘早古生代天水—武山构造带及其构造演化

被引:60
作者
裴先治
丁仨平
李佐臣
刘战庆
李瑞保
冯建赟
孙雨
张亚峰
刘智刚
张晓飞
陈国超
陈有炘
机构
[1] 长安大学西部矿产资源与地质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关键词
蛇绿岩; 岛弧型岩浆岩; 天水-武山构造带; 早古生代; 西秦岭;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西秦岭北缘早古生代天水—武山构造带位于甘肃省东部天水地区,主要由寒武纪关子镇-武山蛇绿岩带、晚寒武世—早奥陶世李子园群浅变质活动陆缘沉积-火山岩系、奥陶纪草滩沟群岛弧型火山-沉积岩系以及加里东期岛弧型深成侵入岩体、俯冲-碰撞型花岗岩体等组成。关子镇蛇绿岩中变质基性火山岩属于N-MORB型玄武岩,武山蛇绿岩中变质基性火山岩属于E-MORB型玄武岩,是洋脊型蛇绿岩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时代大致在534~489Ma之间的寒武纪。李子园群火山岩主要形成于岛弧或与岛弧相关的弧前盆地构造环境,草滩沟群火山岩形成于与俯冲作用相关的岛弧环境。关子镇流水沟和百花中基性岩浆杂岩总体形成于中晚奥陶世(471~440Ma)古岛弧构造环境,同时发育加里东期俯冲型(450~456Ma)花岗岩类和碰撞型(438~400Ma)花岗岩类岩浆活动。西秦岭北缘早古生代古洋陆构造格局经历了从洋盆形成-洋壳俯冲消减直至陆-陆碰撞造山的板块构造演化过程。总体构造演化可划分为四个阶段:①晚寒武世古洋盆初始形成阶段;②早奥陶世洋盆初始俯冲阶段;③中晚奥陶世洋壳大规模俯冲与古岛弧发育阶段;④志留纪陆-陆或陆-弧碰撞造山阶段。
引用
收藏
页码:1547 / 1564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55 条
[1]  
西秦岭—祁连造山带(东段)交接部位早古生代构造格架及构造演化.[D].丁仨平.长安大学.2008, 11
[2]  
西秦岭—东昆仑造山带蛇绿岩及岛弧型岩浆岩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D].李王晔.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 06
[3]  
秦岭造山带蛇绿岩、花岗岩和碎屑沉积岩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M].张宗清著; 著.地质出版社.2006,
[4]  
中国蛇绿岩.[M].张旗;周国庆著;.科学出版社.2001,
[5]  
秦岭造山带与大陆动力学.[M].张国伟等著;.科学出版社.2001,
[6]  
中央造山带开合构造.[M].姜春发等著;.地质出版社.2000,
[7]  
东秦岭商丹构造带的组成与构造演化.[M].裴先治著;.西安地图出版社.1997,
[8]  
祁连-北秦岭造山带接合部位构造特征与造山过程.[M].张维吉等著;.西北大学出版社.1994,
[9]   The LA-ICP-MS zircons U-Pb ages and geochemistry of the Baihua basic igneous complexes in Tianshui area of West Qinling [J].
XianZhi Pei ;
SaPing Ding ;
GuoWei Zhang ;
HuiBin Liu ;
ZuoChen Li ;
GaoYang Li ;
ZhanQing Liu ;
Yong Meng .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 Earth Sciences, 2007, 50 :264-276
[10]   Geochemistry of the E-MORB type ophiolite and related volcanic rocks from the Wushan area, West Qinling [J].
YunPeng Dong ;
GuoWei Zhang ;
Zhao Yang ;
Xia Zhao ;
HaiYong Ma ;
AnPing Yao .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 Earth Sciences, 2007, 50 :23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