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弥散成像技术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

被引:5
作者
史黔华
李东方
机构
[1] 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弥散运动; MRI; 弥散成像; 弥散张量; 细胞毒性水肿; 超急性期; 亚急性期; 梯度场; 脑梗塞; 脑梗; 表观弥散系数; 血管源性水肿; 弥散加权成像; DWI; 神经运动功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3 [脑栓塞]; R445.2 [核磁共振成像];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7 ;
摘要
<正>目前最常使用的MRI弥散成像技术主要包括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和弥散张量成像(dif- fusion tensor imaging,DTI)。DWI是以平面回波(EPI)为基础反映体内水分子弥散状况的成像方法,DWI对沿着施加弥散梯度磁场方向上的所有组织生理活动中的微小运动均敏感,故可用于测量单位时间内水分子的位移运动。DTI用有效弥散张量(D)表示水分子的弥散特征,较常规MRI最大的优势是可以清楚地显示脑白质纤维结构,并可以通过彩色张量图、纤维示踪图(diffusion tractography)显示白质纤维的走行方向,在颅内及脊髓内发生病变时即可以显示白质纤维与病变的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378 / 38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磁共振弥散成像对超急性中风患者诊断的价值 [J].
蔡葵 ;
陈涓 ;
陈敏 ;
王文超 ;
尹晶晶 ;
张晨 ;
王占立 ;
周诚 ;
李果珍 .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0, (07) :543-546
[2]   Three-dimensional white matter tractography by 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in ischaemic stroke involving the corticospinal tract [J].
Kunimatsu, A ;
Aoki, S ;
Masutani, Y ;
Abe, O ;
Mori, H ;
Ohtomo, K .
NEURORADIOLOGY, 2003, 45 (08) :532-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