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从《黑暗传》看神农架的文化位置
被引:6
作者
:
王海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东师大中文系二年级
王海峰
周彬慧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东师大中文系二年级
周彬慧
彭育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东师大中文系二年级
彭育波
林流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东师大中文系二年级
林流芳
刘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东师大中文系二年级
刘芳
机构
:
[1]
华东师大中文系二年级
来源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6年
/ 06期
关键词
:
《黑暗传》;
神农架林区;
洪水神话;
神话传说;
山鬼;
汉民族;
葫芦神话;
黑暗传;
盘古开天;
D O I
:
10.16382/j.cnki.1000-5579.1996.06.007
中图分类号
:
I207.9 [少数民族文学];
学科分类号
:
050107 ;
摘要
:
<正> 1984年,神农架首次发现了一部创世神话长诗《黑暗传》残缺的手抄本。神农架林区文化馆的胡崇峻先生跋涉山林,历经十余载,至今已发掘整理出万余行。由于黑格尔早已断言:“中国人没有自己的史诗”,胡适等中国学者也持类似看法,因而此诗的出现,尤为学术界所瞩目。著名神话学家袁珂先生认为,这是汉民族广义的神话史诗,是极为珍贵的历史资料。作家高行健在他的话剧《野人》中大量引用了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楚文化史 .2 .
←
1
→
共 1 条
[1]
楚文化史 .2 .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