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甜玉米种子活力研究

被引:33
作者
王青峰
宫庆友
沈凌云
李小琴
机构
[1] 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超甜玉米; 种子活力; 配合力;
D O I
10.16590/j.cnki.1001-4705.2007.06.046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以13个种子活力表现差异显著的超甜玉米自交系为研究对象,采用Griffing不完全双列杂交法,分析了其配合力和遗传特性。结果表明,亲本的GCA值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说明其均可将自身种子活力遗传特性高效率地传给子代和F1代杂交组合。超甜玉米种子活力的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分别为99.48%和58.79%,亲本的遗传能力较高,在种子活力遗传效应中,固定遗传的加性效应显著,是可以早代选择的性状。
引用
收藏
页码:4 / 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药沙引发对超甜玉米种子活力及其生理变化的影响 [J].
赵光武 ;
孙群 ;
王建华 .
作物学报, 2006, (01) :147-151
[2]   砂引发对甜玉米种子萌发及活力的影响 [J].
张文明 ;
梁振华 ;
姚大年 ;
姜文 ;
孙海燕 ;
陈永 .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5, (02) :178-182
[3]   抗寒剂包膜对超甜玉米低温逆境下生理生化变化的影响 [J].
励立庆 ;
胡晋 ;
朱志玉 ;
Nkeshimana Janvier .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4, (03) :77-83
[4]   我国玉米育种双列杂交和配合力分析的研究进展 [J].
吴渝生 ;
刘敏惠 .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9, (02) :108-111
[5]   超甜玉米种子活力低下原因研究 [J].
樊龙江 ;
颜启传 ;
臧荣春 ;
徐媛 .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1998, (01) :33-36
[6]   甜玉米种子活力低下原因及提高其田间出苗率研究 [J].
樊龙江 ;
颜启传 ;
藏荣春 ;
徐媛 ;
阮松林 .
作物学报, 1998, (01) :103-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