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血清G-CSF水平的变化与意义

被引:19
作者
姜国胜,孙关林,吴文,周荣富,李秀松,沈志祥,张芬琴,陈珏,王振义
机构
[1]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上海血液学研究所细胞生物学研究室,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诱导分化,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33.71 [急性白血病];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了35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治疗前血清粒系集落刺激因子(G-CSF)水平,其中25例作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后的动态观察。结果表明APL患者治疗前血清G-CSF检出率为11.43%(4/35),18例正常人对照均未能检出G-CSF。25例APL患者ATRA治疗后第6天血清G-CSF检出率即明显升高,直至12天(P<0.05),15天后逐渐下降。外周血WBC出现高峰时血清G-CSF的检出率高达83.33%(15/18)。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血清G-CSF水平与外周血WBC、早幼粒或中幼以后粒系细胞绝对数呈相关性(P均<0.05)。并初步分析了血清G-CSF变化的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585 / 587+614
页数:4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