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 条
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急性心肌梗死关系的研究
被引:79
作者:
李艳
黄宪章
张平安
李栋
刘军
李庚山
机构:
[1]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检验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检验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检验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检验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
来源:
关键词:
受体,雌激素;
基因多态性;
急性心肌梗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2.22 [];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 了解雌激素受体 (ER)基因多态性在中国汉族人群中的分布及其与急性心肌梗死 (AMI)是否相关。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RFLP)分析方法 ,检测75例AMI患者和 118例正常对照者ER基因型 ,结合血脂水平、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SCA)结果探讨两者间的关系。结果 ER等位基因X、x和P、p频率在AMI组和对照组分别为 0 2 0 7、0 793,0 16 9、0 831;0 2 87、0 713,0 339、0 6 6 1。基因型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XbaI酶切多态性基因型频率 ,等位基因频率及结合XbaI和PvuII两个酶切多态性分析在组内、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且ER基因型间血脂水平、SCA结果在组内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 (P >0 0 5 )。但是 ,PvuII酶切多态性在正常对照组与AMI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在AMI人群中存在着ERXbaI和PvuII基因多态性 ,其中XbaI酶切多态性与AMI无相关性 (P >0 0 5 ) ,而PvuII酶切多态性与AMI有相关性 (P <0 0 5 ) ,PvuII基因多态性可能是AMI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1
页数: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