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用不同有机物料对棕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20
作者
兰宇
韩晓日
战秀梅
刘小虎
吴正超
邹殿博
机构
[1] 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农业部东北土壤与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厩肥; 秸秆还田; 土壤酶; 相关性;
D O I
10.19336/j.cnki.trtb.2013.01.017
中图分类号
S154.2 [土壤生物化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为研究施用不同有机物料对棕壤酶活性的影响,在昌图棕壤试验地上设6个处理,测定不同培肥方式下土壤酶活性,并研究了土壤酶与土壤肥力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秸秆还田和施用厩肥均能显著提高土壤酶活性和纤维素分解强度。在提高脲酶、转化酶活性方面施用厩肥效果好于秸秆还田,全量施用优于半量施用;在提高酸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方面秸秆还田效果好于施用厩肥。各处理中,秸秆还田配施厩肥对提高脲酶活性效果最好,对提高其他各类酶活性效果一般。除过氧化氢酶外,其他各类酶活性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2)各种土壤酶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脲酶与转化酶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0.913**);转化酶与磷酸酶呈极显著负相关(r=-0.643**);磷酸酶与过氧化氢酶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0.639**)。土壤酶与其他肥力因子之间也具有一定的相关关系。土壤脲酶与纤维素分解强度、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水量均达到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906**、0.821**、0.911**、0.917**、0.888**、0.867**);土壤转化酶与纤维素分解强度、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水量均达到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958**、0.857**、0.855**、0.842**、0.820**、0.831**);土壤酸性磷酸酶与含水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r=-0.666**),与土壤容重呈显著负相关(r=-0.560*);土壤过氧化氢酶与土壤容重呈极显著负相关(r=-0.765**)。
引用
收藏
页码:110 / 11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Microbial activity in pig slurry-amended soils under semiarid conditions [J].
Plaza, C ;
Hernández, D ;
García-Gil, JC ;
Polo, A .
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 2004, 36 (10) :1577-1585
[2]   保护性耕作对旱地麦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J].
苗琳 ;
王立 ;
黄高宝 ;
罗珠珠 ;
李登航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2009, (01) :6-11
[3]   不同耕作方式对旱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J].
杨招弟 ;
蔡立群 ;
张仁陟 ;
李爱宗 .
土壤通报, 2008, (03) :514-517
[4]   不同量秸秆还田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影响的研究 [J].
王宁 ;
闫洪奎 ;
王君 ;
李必富 ;
张永坤 ;
曹敏建 .
玉米科学, 2007, (05) :100-103
[5]   包膜复合肥料对盆栽大豆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J].
杨朝辉 ;
韩晓日 ;
刘岱松 ;
高鸣 ;
隋小慧 .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18) :5493-5495
[6]   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J].
李春霞 ;
陈阜 ;
王俊忠 ;
李友军 .
土壤通报, 2007, (03) :601-603
[7]   半干旱区土壤酶活性与其理化及微生物的关系 [J].
丁菡 ;
胡海波 ;
王人潮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2) :13-18
[8]   免耕及覆盖对土壤纤维素分解强度和纤维素分解菌的影响 [J].
张丽华 ;
黄高宝 ;
张仁陟 .
草原与草坪, 2007, (01) :5-8+13
[9]   秸秆还田与耕作方式对土壤酶活性动态变化的影响 [J].
李春霞 ;
陈阜 ;
王俊忠 ;
李友军 ;
付国占 ;
陈明灿 .
河南农业科学, 2006, (11) :68-70
[10]   不同保护性耕作方式土壤酶动态变化的研究初报 [J].
王聪翔 ;
闻杰 ;
孙文涛 ;
宫亮 ;
张鸿雁 ;
李开宇 .
辽宁农业科学, 2005, (06) :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