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下三叠统飞仙关组鲕粒储层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分析

被引:26
作者
徐世琦
洪海涛
张光荣
何智慧
胡恒智
陈莎
机构
[1] 中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四川盆地; 飞仙关组; 鲕粒; 台地边缘; 白云岩化; 溶蚀作用; 储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4.4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大量地研究成果证实了飞仙关组鲕粒滩体是沿广旺 -开江 -梁平海槽两侧 ,具有规律性、区域性分布特征。但有鲕粒滩发育 ,未必就有储层发育。事实上 ,鲕粒滩体最终发育成为具有工业价值的储集层 ,它与多种地质因素是否叠加在一起至关重要。为什么鲕粒云岩储层的物性条件远好于鲕粒灰岩储层的物性条件 ?该文通过两类储集岩演化为储层的过程中 ,对影响其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进行了研究与总结 ,认为 :台地边缘角鲕粒滩 (坝 )相和台地内鲕粒滩、点滩相 ,是鲕粒储层发育的物质基础 ;混合水白云岩化作用和溶蚀作用是优质储层发育的两大关键作用 ,而构造作用促成了鲕粒储层裂缝的产生、缝洞系统的形成和产能的提高
引用
收藏
页码:1 / 3+61 +61
页数:4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