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的“小城镇、大战略”——试论人口高输出地区的小城镇发展机制

被引:64
作者
张立
机构
[1]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健康城镇化; 中西部; 小城镇; 发展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全面认识我国城镇化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指出,要使超过2亿农民工平稳完成城镇化转型的进程,除了要关注人口导入地的城市群资源集聚效应以外,还必须重视人口输出地的农村经济中心——即小城镇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作用文献分析和案例研究表明,小城镇发展的动力机制不仅仅在于工业化,更重要的是农村人口对城镇服务的内在需求,包括住房、教育和人居环境等多年来小城镇发展滞后于城市,其背后有着一系列的社会、经济和制度等原因为此提出,新时期小城镇发展仍然是城镇化进程中的一项"大战略",但是发展思路需转变总之,人口高输出地区的小城镇是我国未来健康城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我国健康城镇化是否能够顺利推进和实现也可以说,新时期的"小城镇、大战略"要有新的内涵。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3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2]   改革开放30年我国小城镇的发展 [J].
王文录 ;
赵培红 .
城市发展研究, 2009, 16 (11) :34-38
[3]   苏南小城镇目前面临的困境与再发展对策——以江阴市澄东片区发展规划研究为例 [J].
耿宏兵 ;
曹广忠 .
城市规划学刊, 2009, (06) :53-59
[4]   新中国60年来小城镇的发展历程与新态势 [J].
吴康 ;
方创琳 .
经济地理, 2009, 29 (10) :1605-1611
[5]   论我国人口结构转变与城市化第二次转型 [J].
张立 .
城市规划, 2009, 33 (10) :35-44
[6]   农民工返乡的生命历程——以湖北沟村为表述对象 [J].
袁松 ;
余彪 ;
阳云云 .
青年研究, 2009, (04) :1-11+94
[7]   重构小城镇社会结构的实证研究——以临安市地名规划中的民意差异为例 [J].
张本效 ;
刘玉保 .
城市问题, 2008, (12) :53-57
[8]   中国小城镇人居环境建设 [J].
叶耀先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6, (04) :1-6
[9]   20世纪90年代以来小城镇环境研究进展 [J].
李宇 ;
艾华 ;
冯枫 ;
董锁成 .
地理科学进展, 2006, (01) :90-101
[10]  
SUSTAINABLE LAND USE PLANNING BASED ON ECOLOGICAL HEALTH——Case Study of Beiwenquan Town, Chongqing, China[J]. SHAO Jing-an, WEI Chao-fu, XIE De-ti (College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Southwe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6, P. R. China;Chongqing Key Laboratory of Digital Agriculture, Chongqing 400716, P. R. China).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2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