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生代以来,晋中南经历了多期构造应力场的作用:印支期,在华北板块南北边缘造山带的强烈挤压作用下,形成了近南北方向的水平挤压应力场;燕山期,在西太平洋古陆与亚洲大陆的碰撞、拼贴作用下,形成了北西西—南东东方向的水平挤压应力场;喜山早期,受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作用的影响,形成了北东—南西方向的水平挤压应力场。新第三纪以来,随着裂陷沉降作用和断陷盆地深部塑性物质上涌底辟作用的增强,晋中南构造应力场演化为以北西—南东方向近水平伸展应力场为主,并且伴随着太行山和霍山的不断隆起,在晋中南东部的沁水含煤向斜中形成了局部挤压应力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