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发展机制的局限性和系统风险提示

被引:16
作者
刘铮 [1 ]
陈波 [2 ]
机构
[1] 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2]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CDM中心
关键词
清洁发展机制; 碳交易; 气候变化; CDM;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38 [环境与清洁生产(无污染技术)];
学科分类号
0822 ;
摘要
清洁发展机制(CDM)是《京都议定书》为约束发达国家履行2012年温室气体减排目标而安排的三种基于市场手段的灵活机制之一。中国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CDM开发国。而在这一背景之下,CDM市场的隐患已经浮现出来,中国处于CDM产业链的最低端,核心的话语权掌握在发达国家手里;中国提供了产品,但产品的标准和评估都是发达国家制定的,中国没有自己的交易系统,没有定价权,也没有碳金融机构和人才,这里面包含着重大的系统风险和隐患。由于CDM机制高昂的运作成本和独特的特征,决定了它作为全球性的减排机制,不具备大规模发展的前景,而小型化、高质量、低风险才是CDM未来发展的方向,中国应当更多地参与方法学的制定工作,这是CDM市场基本的规则竞争之一。总之,尽管CDM在碳市场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但这一机制目前更加符合发达国家的利益,不能成为中国未来低碳经济转型的依靠,对CDM这块蛋糕中国必须保持足够的节制和理性。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5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国际低碳经济发展经验与启示 [J].
任奔 ;
凌芳 .
上海节能, 2009, (04) :10-14
[2]  
清洁发展机制在中国.[M].吕学都;刘德顺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