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藻混养互利机制的初步研究

被引:17
作者
韦玮
方建光
董双林
刘瑜
机构
[1] 青岛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2] 农业部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3] 青岛市城阳区海洋与渔业局
[4] 青岛
关键词
栉孔扇贝; 海带; 混养; 互利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68 [各种海产动植物养殖];
学科分类号
090801 ;
摘要
20 0 1年 3月 ,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小麦岛实验基地 ,用实验生态学方法 ,进行了栉孔扇贝 (Chlamys farreri)和海带 (L aminaria japonica) 3种配比模式 (栉孔扇贝密度分别为10、2 0、10粒 / m2 ,海带密度分别为 1.0、1.0、2 .0棵 / m2 )混养实验 ,定期观测环境和营养盐的变化 ,浮游植物消长情况以及栉孔扇贝、海带的存活和生长状况等。实验表明 ,模式 较模式 、 中 TIN、Si O4- Si、PO4- P的浓度低 ,其 TIN中 NH4- N含量较其余两种模式低 ;同时 ,模式 中浮游植物数量减少 13.872× 10 3 cell/ L,叶绿素含量减少 1.96 mg/ m3 (模式 浮游植物减少 6 .0 4 5× 10 3 cell/ L、叶绿素减少 1.79mg/ m3 ;模式 浮游植物减少 12 .995× 10 3 cell/ L、叶绿素减少 1.78mg/ m3 ) ,下降幅度最大。而模式 的 DO含量相对较高 ,其栉孔扇贝生长显著 ,壳高较实验初始时的壳高存在显著差异。故在本实验条件下模式 的混养配比较合理 ,其生态互利作用较好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氮磷营养盐影响海水浮游硅藻种群组成的初步研究 [J].
曲克明 ;
陈碧鹃 ;
袁有宪 ;
辛福言 .
应用生态学报, 2000, (03) :445-448
[2]   烟台浅海区不同养殖系统养殖效果的比较 [J].
杨红生 ;
王健 ;
周毅 ;
张涛 ;
王萍 ;
何义朝 ;
张福绥 .
水产学报, 2000, (02) :140-145
[3]   海湾扇贝和栉孔扇贝的碳代谢及能量代谢 [J].
毛兴华,郝亚威,杨小龙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7, (04) :132-137
[4]   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在模拟自然水环境中滤水率的测定 [J].
孙慧玲,方建光,匡世焕,李锋 .
中国水产科学, 1995, (04) :16-21
[5]   海水养殖与生态环境关系的研究——Ⅰ.无机氮对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 [J].
李文权 ;
郑爱榕 ;
李淑英 .
热带海洋, 1993, (03) :46-51
[6]   栉孔扇贝生长相关因素的探讨 [J].
宋宗贤 .
海洋科学, 1990, (05) :68-70
[7]   扇贝海带间养试验研究 [J].
李顺志 ;
张言怡 ;
王宝捷 ;
丛沂之 ;
王利超 ;
杨清明 .
海洋湖沼通报, 1983, (04) :69-75
[8]  
Ecophysiological model of growth and reproduction of the black pearl oyster, Pinctada margaritifera : potential applications for pearl farming in French Polynesia[J] . Stéphane Pouvreau,Cédric Bacher,Maurice Héral.Aquaculture . 2000 (1)
[9]  
Polyculture of scallopChlamys farreri and kelpLaminaria japonica in Sungo Bay[J] . Fang Jian-guang,Sun Hui-ling,Yan Jing-ping,Kuang Shi-huan,Li Feng,Gary F. Newkirk,Jon Grant.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 1996 (4)
[10]  
Nitrogen uptake kinetics in three year-classes of Laminaria groenlandica (Laminariales: Phaeophyta)[J] . P. J. Harrison,L. D. Druehl,K. E. Lloyd,P. A. Thompson.Marine Biology . 198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