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丁胺卡那霉素的药动学研究

被引:3
作者
任鼎泰
俞惠民
孙伟
机构
[1] 浙江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关键词
丁胺卡那霉素; 婴儿,新生; 药动学; 剂量; 血药浓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985 [儿科药物];
学科分类号
1007 ;
摘要
目的 探讨丁胺卡那霉素(AMK)在新生儿中有效、安全的用药剂量和方法。 方法 29 例不同日龄的新生儿,予AMK7.5 mg/kg 1 次静脉滴注,于滴毕后0.5 、4 、8 和12 小时分别采取静脉血,以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血药浓度,并计算药动学主要参数。然后按药动学参数特点确定以AMK 剂量10 mg/kg 每天1 次30 分钟静脉滴注,应用于20 例不同日龄细菌感染新生儿,分别测定血药峰浓度和谷浓度。 结果 AMK 的代谢符合一室模型。29 例新生儿予AMK7 .5 mg/kg 1 次静脉滴注后,血药浓度峰值平均为(11.56 ±3 .74)μg/ml;而12 小时后的平均血药浓度在2 .5 μg/ml 以下。表观分布容积(Vd)、消除半衰期( T1/2)、消除速率常数(Ke) 和清除率(Cl) 分别为(0.71 ±0 .21)L/kg、(4 .7±1 .6)h 、(0 .16 ±0.05)h- 1 和(1 .84 ±0 .5)ml/(min·kg)。随日龄增长,消除半衰期(T1/2) 逐渐缩短,而消除速率常数(Ke) 逐渐延长,差异有非常显著和显著意义( P分别< 0.01 、< 0 .05) ;Vd 随日龄增长逐渐减少,而Cl 随日龄增长逐渐增高,但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4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氨基糖甙类抗生素不同给药法与血药浓度的关系 [J].
黄祥,杨永革,杨学军,田惠英,梅巍 .
中国药学杂志, 1995, (04) :224-226
[2]  
实用儿科药物手册.[M].沈刚 主编;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儿科药学专业组 编.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5,
[3]  
药物动力学及题解.[M].魏树礼主编;.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4]  
治疗药物监测.[M].陈 刚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