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经济增长潜力与发展战略转型

被引:7
作者
赵志君 [1 ,2 ]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所
[2] 新疆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关键词
经济增长潜力; 刘易斯拐点; 中等收入陷阱; 战略转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0.3 [经济发展道路、模式];
学科分类号
020201 ;
摘要
在经历最近十年的两位数增长之后,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动力逐步减弱,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逐步增强。通货膨胀、资产泡沫、地方政府债务和外汇储备风险不断积聚,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和沙化等生态环境约束不断强化,人力成本、资金成本和能源成本不断上升,改革遇到来自既得利益集团的阻力增大。然而,改革红利仍然是巨大的,人口红利阶段并没有结束,城市化、教育、科技进步、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仍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源泉,我国经济仍具备实现7%-9%中高速增长的潜力。维持经济在此区间内运行需要转变宏观调控思路和发展方式,围绕改善民生和建设美丽中国这个主题,处理好总需求管理和总供给管理的关系,总量调控和结构调整的关系,依靠管理和科技创新,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经济增长的收入“门槛”效应及其阶段特征——兼评“中等收入陷阱”之说 [J].
徐康宁 ;
陈丰龙 .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15 (01) :37-42+131
[2]   “中等收入陷阱”的理论、经验与针对性 [J].
蔡昉 .
经济学动态, 2011, (12) :4-9
[3]   刘易斯拐点显现期的中国人口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J].
刘扬 ;
陈莹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11, 13 (06) :5-11
[4]   中等收入陷阱是一个伪命题 [J].
刘福垣 .
南风窗, 2011, (16) :76-78
[5]   借鉴国际经验 应对“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 [J].
李扬 .
拉丁美洲研究, 2011, 33 (03) :5-6
[6]   迈过“中等收入陷阱”的结构转型——国际经验教训与中国挑战 [J].
马晓河 .
农村经济, 2011, (04) :3-10
[7]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战略选择 [J].
王一鸣 .
中国投资, 2011, (04) :28-30
[8]   关于我国“刘易斯转折点”研究的述评 [J].
周健 .
西北人口 , 2010, (04) :17-21
[9]   经济大循环理论——破解中等收入陷阱和内需不足的对策 [J].
周学 .
经济学动态, 2010, (03) :48-57
[10]   我国面对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及对策 [J].
马岩 .
经济学动态, 2009, (07) :4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