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利益人”:实践教育学的人性假设

被引:16
作者
余清臣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实践教育学; 教育学研究; 人性假设; “比较利益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0 [教育学];
学科分类号
040101 ; 120403 ;
摘要
教育学研究在当前面临着强烈的实践价值危机,教育学研究范式的实践转向是解决这个危机的根本途径。基于历史使命,实践教育学必须建立在一种尊重人性现实、针对个体行为取向、包容个体多样性以及统摄行为情境性的人性假设之上。源于功利主义哲学的"比较利益人"假设满足了这一要求。"比较利益人"是一种在比较和权衡中追求利益满足的人性形象。"比较利益人"假设作为一种直面人性现实的人性假设,为实践教育学研究范式的建立提供了一种有价值的思路,即实践教育学的逻辑起点是利益分析;实践教育学采用复杂性逻辑范式;实践教育学研究的途径是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开放互动;实践教育学的理论姿态是"建议者"。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回归生活世界的教育学 [J].
康永久 .
教育研究, 2008, (06) :24-30
[2]   论教育实践的研究路径 [J].
李政涛 .
教育科学研究, 2008, (04) :3-7+19
[3]   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本然统一 [J].
宁虹 ;
胡萨 .
教育研究, 2006, (05) :10-14
[4]   论教育实践的逻辑 [J].
石中英 .
教育研究, 2006, (01) :3-9
[5]   比较利益人:公共管理研究的一种人性假设——兼评“经济人”假设的适用性 [J].
陈庆云 ;
曾军荣 ;
鄞益奋 .
中国行政管理, 2005, (06) :40-45
[6]   中国教育学研究的问题与改进路向 [J].
郑金洲 .
教育研究, 2004, (01) :21-25
[7]  
管理行为.[M].(美)赫伯特A.西蒙(HerbertA.Simon)著;詹正茂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8]  
方法:天然之天性.[M].(法)埃德加·莫兰(EdgarMorin)著;吴泓缈;冯学俊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9]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M].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 编译.商务印书馆.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