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西白大山群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15
作者
毕治国,李玉发,汤加富,侯明金
机构
[1] 安徽省区域地质调查所
关键词
下古生代地层,球面藻化石,岩相古地理,华北地台南缘,皖-豫交界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 [构造地质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皖、豫交界的白大山-茶庵一带,出露一套碎屑岩夹碳酸盐岩地层,以往被置于青白口系八公山群。近期笔者等赴该地再次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结果发现该群地层组合内含有大量球藻类和植物碎片化石,这些微古植物分子在国内外多见于下古生代。并从岩石组合特征对比分析,认为该套地层属志留-泥盆系的可能性最大。对这套地层及微古植物的发现,具有两方面重要的地质意义:1.过去对华北地台南缘从未见有这个时代地层的报导,这就为该区地层填补了一个空白;2.从已采获的微古植物组合及岩性组合特征等分析,这有可能对华北地台南缘的岩相古地理图及地史发展等问题,进行一些必要的改写与补充。
引用
收藏
页码:135 / 14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华北断块区的形成与发展.[M].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科学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