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勤荒漠区植物物候对气候变暖的响应

被引:29
作者
常兆丰 [1 ,2 ,3 ]
邱国玉 [4 ]
赵明 [1 ,2 ,3 ]
杨自辉 [1 ,2 ,3 ]
韩富贵 [1 ,2 ,3 ]
仲生年 [1 ,2 ,3 ]
李爱德 [1 ,2 ,3 ]
刘淑娟 [1 ,2 ,3 ]
机构
[1] 甘肃民勤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2] 甘肃省荒漠化防治重点实验室
[3] 甘肃省治沙研究所
[4]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
关键词
典型荒漠化地区; 植物物候; 气候变暖; 响应; 民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142 [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近几十年来,全球气候普遍变暖。那么,荒漠地区的气候是不是响应了全球气候的这种变化?在全球气候变化过程中,荒漠区植物物候又是如何响应这种气候变化的呢?显然,研究荒漠地区植物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对于深入研究荒漠植物物候与气候因子的关系以及荒漠地区的植物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运用位于中国西北典型荒漠地区的民勤沙生植物园1974~2007年42种中生、旱生植物的物候观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1974年以来气温抬升幅度大于其他文献的研究报道,春季物候期提前幅度明显大于其他国家文献报道;在气温变暖的过程中,不同月份的气温变化与年平均气温的变化趋势并不完全对应,物候期发生当月的平均气温对该物候期的影响>物候期发生上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研究区位于中国典型荒漠化地区,属于干旱荒漠气候,春季气温升高较其他地区更加明显,这就是当地春季物候期提前幅度相对较大的原因所在,也是当地以及中国西北沙区近几十年来沙尘暴天气增多和沙尘暴发生日期提前的原因。植物物候变化既是植物对气候变化的综合反应过程,又是植物适应气候变化的过程,尤其是荒漠植物。因此,物候研究将会成为今后气候学和植物生态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引用
收藏
页码:5195 / 5206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物候学.[M].竺可桢;宛敏渭 著.科学出版社.1980,
[2]  
中国物候观测方法.[M].宛敏谓;刘秀珍 著.科学出版社.1979,
[3]   Response of tree phenology to climate change across Europe [J].
Chmielewski, FM ;
Rötzer, T .
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 2001, 108 (02) :101-112
[4]   Phenology in central Europe – differences and trends of spring phenophases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J].
T. Roetzer ;
Markus Wittenzeller ;
Hans Haeckel ;
Jiri Nekovar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meteorology, 2000, 44 :60-66
[5]   Trends in phenological phases in Europe between 1951 and 1996 [J].
Menzel, A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METEOROLOGY, 2000, 44 (02) :76-81
[6]   Changes in North American spring [J].
Schwartz, MD ;
Reiter, BE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MATOLOGY, 2000, 20 (08) :929-932
[7]   The impact of growing-season length variability on carbon assimilation and evapotranspiration over 88 years in the eastern US deciduous forest [J].
White, MA ;
Running, SW ;
Thornton, PE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METEOROLOGY, 1999, 42 (03) :139-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