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构造枢纽带及其油气成藏条件

被引:11
作者
汪伟光 [1 ]
吕修祥 [2 ]
喻莲 [1 ]
成克男 [3 ]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2] 中国石油大学
[3] 中油测井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叠合盆地; 构造枢纽带; 碳酸盐岩; 油气成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塔里木盆地经历了多期差异升降运动和周缘造山作用,形成了一系列构造枢纽带。枢纽带的形成与隆起、斜坡的形成演化密切相关。根据枢纽带的形成特点及其发育部位的不同,将其分为3类:隆起翘倾型枢纽带、斜坡反转型枢纽带和斜坡-隆起复合型枢纽带。塔里木盆地构造枢纽带油气成藏条件优越:枢纽带邻近烃源区,碳酸盐岩岩溶、风化壳、礁滩型储集层发育,圈闭以潜山、构造-岩性圈闭为主。相对于凹陷或烃源区,枢纽带处于高部位,是油气运移的指向区,而相对隆起高部位,其又处于相对较低的位置,有利于油气的保存,免遭破坏。因此,不管是对于油气的捕捉还是保存,枢纽带都处于极其有利的位置。枢纽带油气分布具明显的复式油气聚集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333 / 33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塔里木斜坡带类型、特征及其与油气聚集的关系 [J].
金之钧 ;
云金表 ;
周波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9, 30 (02) :127-135
[2]   塔里木盆地古生界不同成因斜坡带特征与油气成藏组合 [J].
樊太亮 ;
高志前 ;
刘聪 ;
曾清波 .
地学前缘, 2008, (02) :127-136
[3]   塔北隆起西部英买32潜山区岩溶储集层特征 [J].
任康绪 ;
张亚光 ;
郑多明 ;
韩利军 ;
赵风云 ;
王超 .
新疆石油地质, 2007, (06) :684-686
[4]   塔里木盆地深部流体改造型碳酸盐岩油气聚集 [J].
吕修祥 ;
解启来 ;
杨宁 ;
李建交 .
科学通报, 2007, (S1) :142-148
[5]   轮南古隆起控油理论及其潜山准层状油气藏勘探 [J].
韩剑发 ;
王招明 ;
潘文庆 ;
赵孟军 ;
顾乔元 ;
秦胜飞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6, (04) :448-453
[6]   塔中地区深部流体对碳酸盐岩储层的改造作用 [J].
吕修祥 ;
杨宁 ;
解启来 ;
杨海军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5, (03) :284-289+296
[7]   轮南潜山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裂缝发育特征 [J].
杨宁 ;
吕修祥 ;
潘文庆 .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4) :40-42+4
[8]   塔里木盆地阿瓦提-满加尔低梁构造特征和形成演化 [J].
赵靖舟 ;
贾承造 .
地质论评, 2002, (01) :68-73
[9]   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若干地质问题 [J].
梁狄刚 .
新疆石油地质, 1999, (03) :10-14+94
[10]   塔里木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 [J].
康玉柱,康志宏 .
地球学报, 1994, (Z2) :18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