桦褐孔菌的培养特性研究

被引:20
作者
江玉姬
吕华珍
谢宝贵
机构
[1] 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
[2] 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3] 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福建 福州
[4] 福建 福州
关键词
桦褐孔菌; 碳源; 氮源; 碳氮比; 菌丝产量;
D O I
10.19303/j.issn.1008-0384.2004.02.008
中图分类号
S567.3 [菌类];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对桦褐孔菌(Inonotus obliquus)菌丝生长的营养需求及培养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菌丝生长的最佳氮源为麦皮,不能利用硝态氮;最佳碳源为米粉,合适的碳氮比为15~50:1,最适pH为9~10;光照(光强为500 Ix)对桦褐孔菌菌种的萌发和菌丝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这些结果将为桦褐孔菌的发酵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92 / 9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俄罗斯神秘的民间药用真菌——桦褐孔菌 [J].
黄年来 .
中国食用菌, 2002, (04) :7-8
[2]   桦褐孔菌化学成分的研究 [J].
何坚 ;
冯孝章 .
中草药, 2001, (01) :6-8
[3]   药用多孔菌新记录种——桦癌褐孔菌培养特性研究初报 [J].
潘学仁 ;
池玉杰 ;
吴庆禹 .
中国食用菌, 1998, (04) :23-24
[4]   药用抗癌真菌资源的筛选 [J].
沈玲玲 ;
黄幸纾 .
资源开发与市场, 1997, (05) :203-205
[5]  
中国大型真菌[M].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卯晓岚主编,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