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类型区的划分及其防治研究

被引:7
作者
格日乐
孙保平
刘军
机构
[1] 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
[2]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3] 内蒙古自治区林木种苗站 呼和浩特
[4] 北京
[5] 呼和浩特
关键词
阴山北麓; 退化土地评价; 土地退化类型区划分; 生态经济类型区; 土地退化防治;
D O I
10.13448/j.cnki.jalre.2004.06.021
中图分类号
S714.1 [森林土壤形成演化];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本文在研究阴山北麓地区环境背景的基础上 ,从自然因素、土地利用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及土地退化程度因素中选出 2 3个指标变量 ,首先运用主成分分析的数学方法 ,将该区划分为 3个不同的土地退化类型区 ,分别为半干旱农业为主区 ,半干旱牧业为主区 ,和干旱牧业为主区。其次、根据土地退化评价体系对该区退化土地进行了评价研究。最后在评价的基础上 ,将阴山北麓地区细分为 5个土地退化类型区 ,分别为干旱牧农结合中度风蚀沙化丘陵区 ,半干旱农牧结合极强度风蚀沙化丘陵区 ,半干旱农业为主强度风蚀沙化滩川平原区 ,半干旱林牧农结合中度水蚀山地 ,半干旱牧业为主强度风蚀沙化高平原区。最后对不同的土地退化类型区根据各区地形地貌特征、土地退化类型、土地退化程度、自然资源状况、生态经济条件和经济发展趋势的相似性 ,结合环境综合治理方案 ,以保持乡 (镇 )行政区划的完整性为原则将该区又划分为四个生态经济类型区 ,即丘陵防风固沙牧、林、农结合区 ,滩川地农牧结合区 ,山地水土保持林、牧结合区和高平原防风固沙牧业为主区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土地退化防治分区整治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101 / 10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2]   中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模式探讨 [J].
李世东 ;
吴转颖 .
林业科学, 2002, (03) :154-159
[3]   中外退耕还林还草之比较及其启示 [J].
李世东 .
世界林业研究, 2002, (02) :22-27
[4]   干旱区土地退化生态系统的评价方法 [J].
刘玉平 .
干旱区研究, 1996, (01) :72-75
[5]   中国的脆弱生态带与土地荒漠化 [J].
朱震达 .
中国沙漠, 1991, (04) :15-26
[6]  
多元统计分析及其应用[M]. 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 裴鑫德编著, 1991
[7]  
中国土地退化防治研究[M].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会工作部编, 1990
[8]  
中国的沙漠化及其治理[M]. 科学出版社 , 朱震达等著,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