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毒品犯罪刑事政策之检视

被引:7
作者
胡江
机构
[1]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
[2] 重庆市荣昌县人民检察院研究室
关键词
毒品; 禁毒机制; 禁毒政策; 当代禁毒工作; 挑战; 人货分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3 [分则]; D922.14 [公安管理法令];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030602 ;
摘要
中国是深受毒品危害的国家,一直致力于结合本国实际情况,通过政府禁毒和民间自发的禁毒形式,构建具有自己特色的禁毒体制。随着我国吸毒人数的逐年增加,吸毒所引发的社会问题越来越突出。为整治吸毒问题,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立法层次也越来越高。2008年6月1日生效的《禁毒法》重新调整和布局了我国的戒毒体制和模式。禁毒政策是政府对于毒品问题的一系列调控准则,包括禁毒政策的制定,适用和执行等基本方面。中国禁毒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之后,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受众多因素影响,当前还面临着许多困境和挑战,对此,必须有清醒认识,并在禁毒工作逐步制度化、社会化、专业化的过程中加以解决。我国注重毒品犯罪的综合治理,积极开展创建"无毒社区"、"无毒村"活动。同时,我国毒品犯罪刑事政策对刑法功能的定位不准确,形成了一种对刑法的依赖心理,"严打"色彩比较浓厚。为此,应当坚持现有禁毒方针,树立毒品犯罪只能控制而不能消灭的观念,逐步确立以社会立法为主的禁毒法律体系,要更加注重控制毒品犯罪的实际效果。从目前滇西南运输毒品犯罪的情况看,人货分离运输毒品案件比重迅猛上升,毒品犯罪的手段更加隐秘,延伸破案较以往困难,公安机关涉毒案件破案率也有所降低,为此,必须以强有力的手段规范客车运营和托运秩序,堵塞制度漏洞,及时遏制滇西毒品运输入境势头。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我国毒品犯罪的基本态势与防治对策(下) [J].
梅传强 ;
胡江 .
法学杂志, 2009, 30 (03) :79-82
[2]   毒品犯罪的基本特点与禁毒战略的重构 [J].
胡训珉 .
探索与争鸣, 2008, (03) :42-45
[3]   回顾与展望:我国禁毒立法之评析 [J].
梅传强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8, (01) :245-250+273
[4]   关于加强社会立法若干问题的思考 [J].
丁祖年 ;
卢群星 .
法治研究, 2007, (10) :3-6
[5]  
中国刑事政策研究[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谢望原,卢建平等著, 2006
[6]  
刑法评论[M]. 法律出版社 , 赵秉志, 2006
[7]  
“严打”的理性评价[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汪明亮著, 2004
[8]  
刑事政策学[M].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日)森本益之等著, 2004
[9]  
毒品犯罪发展趋势与遏制对策[M]. 警官教育出版社 , 崔敏主编, 1999
[10]  
中国的犯罪问题与社会变迁的关系[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严景耀 著,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