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极Lambert冰盆-Amery冰架区域雪面相对高程变化的精确监测

被引:10
作者
效存德
秦大河
卞林根
周秀骥
I.Allison
阎明
机构
[1]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
[2]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芯与寒区环境重点实验室
[3]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4] Australian Antarctic Division and Antarctic Climate and Ecosystems CRC
[5]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 北京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6] 北京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芯与寒区环境重点实验室
[7] 兰州
[8] 北京
[9] 北京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10] Private Bag
关键词
南极冰盖; Lambert冰盆; Amery冰架; 积累率; 下降风;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43.6 [冰川];
学科分类号
070501 ;
摘要
采用自动气象站对东南极冰盖Lambert冰盆-Amery冰架雪面相对高程(SSH)变化进行了连续监测, 通过Argos卫星传输的逐时数据精确分析了冰盖LGB69地点和Amery冰架G3地点SSH的年内变化过程. 2002年2月至2003年1月一个整年资料得出, LGB69全年积累量为0.68 m, 与花杆网阵所得结果接近. 10月至次年4月南极夏季为主要积累期, 占全年SSH变化量的101.6%; 5~9月南极冬季期间雪面高度几无变化, 雪层密实化作用使之略有下降, 为全年SSH变化量的-1.6%. LGB69和G3雪面上升主要由雪面突升事件导致, 而且在LGB69较G3更频发. G3点每年有2~3次雪面突升事件, 均发生在夏季, 1999~2002年共发生8次明显突升事件. 2002年LGB69点4次突升事件均伴随空气湿度增加和太阳总辐射下降, 说明因降水过程导致. 下降风对LGB69点SSH变化有正向作用, 主要积累期风速的增大伴随着积雪增加, 大于7 m/s的吹雪临界风速引起表面高程的显著增加. 因大风天气有时伴随降水过程, 目前尚难于精确计算吹雪再堆积在全年物质积累中的百分比, 但估计其贡献率在35%以上.
引用
收藏
页码:675 / 685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东南极冰盖Lambert冰川流域的物质平衡研究 [J].
任贾文 ;
效存德 ;
秦大河 ;
IanAllison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2, (02) :134-140
[2]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drifting snow and atmos-pheric turbulence .2 BintanjaR. Annals ofGlaciology . 1998
[3]  
Snowfall in High Southern Latitudes .2 Bromwich,D.H. Rev. Geophys .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