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夏末大气垂直结构和边界层高度特征

被引:33
作者
韦志刚 [1 ]
陈文 [2 ]
黄荣辉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部气候环境与灾害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季风系统研究中心
关键词
大气垂直结构; 边界层高度; 敦煌; 中国西北干旱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04 [近地面层气象学、近地面层大气物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本文利用西北干旱区陆-气相互作用野外观测试验(NWC-ALIEX)2008年8月11~18日的探空试验资料,分析了中国西北干旱区敦煌地区的大气垂直结构和边界层高度特征。结果表明,对流层顶大约在距地15000m高度左右,为第二(副热带)对流层顶;水汽主要集中在距地6500m以下对流层,0℃层在距地3000~4000m高度波动,逆湿层高度在0℃层左右摆动;在距地5000m以上的对流层基本被西北风或偏西风统治,在距地9000~13000m左右的对流层高层,存在一个风速为25~50m/s的西北风或偏西风极大值;敦煌夏末存在特厚边界层,对流边界层高度可达4200m,稳定边界层高度可达1300m。
引用
收藏
页码:905 / 91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利用星载激光雷达资料研究东亚地区云垂直分布的统计特征 [J].
李积明 ;
黄建平 ;
衣育红 ;
吕达仁 .
大气科学, 2009, (04) :698-707
[2]  
Vertical Atmospheric Structure of the Late Summer Clear Days over the East Gansu Loess Plateau in China[J]. 韦志刚,文军,李振朝.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09(03)
[3]   西北干旱区夏季大气边界层结构及其陆面过程特征 [J].
张强 ;
王胜 .
气象学报, 2008, (04) :599-608
[4]   平流层-对流层相互作用的多尺度过程特征及其与天气气候关系——研究进展 [J].
吕达仁 ;
陈泽宇 ;
卞建春 ;
陈洪滨 .
大气科学 , 2008, (04) :782-793
[5]   夏秋季节天气系统对边界层内大气中PM10浓度分布和演变过程的影响 [J].
任阵海 ;
苏福庆 ;
陈朝晖 ;
洪钟祥 ;
程水源 ;
高庆先 ;
冯丽华 .
大气科学, 2008, (04) :741-751
[6]   L波段与59-701探测系统观测数据的对比分析 [J].
邹玉玲 ;
王新 ;
高凤姣 ;
吕庆利 .
山东气象, 2006, (02) :49-50
[7]   沈阳地区对流层顶气候特征分析 [J].
蔡福 ;
李辑 ;
明惠青 ;
刘兵 ;
于慧波 .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6, (01) :11-16
[8]   夏季金塔边界层风、温度和湿度结构特征的初步分析 [J].
韦志刚 ;
吕世华 ;
胡泽勇 ;
张宇 ;
陈世强 ;
李振朝 ;
奥银焕 ;
李锁锁 ;
张拥军 ;
谷良雷 .
高原气象, 2005, (06) :846-856
[9]   VAISALA探空技术及中国探空技术的发展 [J].
马舒庆 ;
赵志强 ;
邢毅 .
气象科技, 2005, (05) :390-393
[10]   新疆1960-1999年第一对流层顶高度变化及其突变分析 [J].
张广兴 ;
李娟 ;
崔彩霞 ;
辛渝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5, (03) :106-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