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及在给水厂原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43
作者
韩晓刚 [1 ]
黄廷林 [2 ]
陈秀珍 [3 ]
机构
[1] 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3] 中交远洲交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福建分公司
关键词
模糊综合评价; 原水水质评价; 主成分分析法; 级别特征值;
D O I
10.13671/j.hjkxxb.2013.05.020
中图分类号
X824 [水质评价];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基于模糊评价原理,针对传统模糊评价模型存在的评价因子选取主观性强,评价结果可比性差及超标因子存在性表述不直观等问题,建立了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利用主成分分析的降维原理筛选评价因子,降低主观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并以级别特征值J作为同级别水体水质优劣比较和超标因子存在性判定的依据,提高模型的实用性.最后应用该模型对西北某市地下水源水厂原水水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案例水厂原水合格率高于80%,且评价结果以Ⅰ类水为主,总体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但各年反映水体特征的主要影响因子有所差异.当级别特征值J大于2时,无论最终评价结果优劣,均表明评价水体存在超标因子,且J值越大,水体状况越差.以筛选后的水质指标作为评价因子,所得评判结果更贴近水体实际状况,所得J值能更准确地反映超标因子的存在,使得最终评价结果更加科学、合理.
引用
收藏
页码:1513 / 151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ANN)的水质评价与水质模拟研究.[D].郭劲松.重庆大学.2002, 02
[2]   改进的模糊层次分析法在南苕溪临安段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J].
徐兵兵 ;
张妙仙 ;
王肖肖 .
环境科学学报, 2011, 31 (09) :2066-2072
[3]   改良综合指数法及其在上海市水源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J].
陈仁杰 ;
钱海雷 ;
袁东 ;
阚海东 .
环境科学学报, 2010, 30 (02) :431-437
[4]   地下水质量模糊综合评判法的改进与应用 [J].
马玉杰 ;
郑西来 ;
李永霞 ;
宋帅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9, 38 (05) :745-750
[5]   我国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的现状及建议 [J].
侯俊 ;
王超 ;
吉栋梁 .
中国给水排水, 2007, (20) :103-106
[6]  
Entropy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weight of evaluating indicators in fuzzy synthetic evaluation for water quality assessment.[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06, 05
[7]   基于模糊人工神经网络识别的水质评价模型 [J].
陈守煜 ;
李亚伟 .
水科学进展, 2005, (01) :88-91
[8]  
数据统计分析与实践.[M].衷克定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9]  
现代水环境质量评价理论与方法.[M].彭文启;张祥伟等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10]  
环境质量评价原理与方法.[M].李祚泳等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