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荒漠草原人工草地固碳效应分析

被引:10
作者
高翠萍
韩国栋
王忠武
李治国
任海燕
机构
[1] 内蒙古农业大学草地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荒漠草原; 固碳效应; 人工草地;
D O I
10.16742/j.zgcdxb.2017-04-13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以内蒙古荒漠草原9种人工草地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植物和土壤的固碳能力差异。结果表明:与天然草地相比,四子王旗荒漠草原区人工草地可以有效地增加土壤碳储量,并且以紫花苜蓿、柠条和小叶锦鸡儿人工草地的固碳能力最强;且该地区各类草地植物根系主要集中在0~30cm,地下生物量均高于地上生物量。地上草产量最高的为谷草、紫花苜蓿和青莜麦;地下生物量则以紫花苜蓿、小叶锦鸡儿和柠条人工草地最高。在内蒙古西部地区,种植紫花苜蓿、小叶锦鸡儿和柠条等豆科植物可以有效地促进土壤碳库的积累。
引用
收藏
页码:81 / 8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若尔盖高寒退化草地土壤有机碳储量空间分异特征 [J].
孙飞达 ;
路慧 ;
胡亚茜 ;
青烨 ;
朱灿 ;
李飞 ;
苟文龙 .
中国草地学报, 2016, 38 (06) :78-84
[2]   不同改良措施对退化草原土壤碳、氮储量的影响 [J].
李雅琼 ;
霍艳双 ;
赵一安 ;
杨丽娜 ;
宝音陶格涛 .
中国草地学报, 2016, 38 (05) :91-95
[3]   追施氮肥对苏丹草碳氮代谢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J].
庞立东 ;
李卫军 ;
朱进忠 .
中国草地学报, 2016, 38 (04) :115-120
[4]   模拟增温对草地植物、土壤和生态系统碳交换的影响 [J].
武倩 ;
韩国栋 ;
王瑞珍 ;
刘芳 ;
秦洁 .
中国草地学报, 2016, 38 (04) :105-114
[5]   不同放牧退化程度的大针茅典型草原有机碳储量特征 [J].
王合云 ;
郭建英 ;
董智 ;
李红丽 ;
李锦荣 ;
陈新闯 .
中国草地学报, 2016, 38 (02) :65-71
[6]   内蒙古草地生态系统碳源/汇时空格局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英文) [J].
戴尔阜 ;
黄宇 ;
吴卓 ;
赵东升 .
JournalofGeographicalSciences, 2016, 26 (03) :297-312
[7]   豆科牧草对解决内蒙古草原氮素营养问题的重要作用 [J].
乌恩 ;
李伟 ;
高娃 ;
邢旗 .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4) :238-242
[8]  
Grass–legume ratio can change soil carbon and nitrogen storage in a temperate steppe grassland[J] . Qiang Li,Pujia Yu,Guangdi Li,Daowei Zhou. Soil & Tillage Research . 2016
[9]   A synthesis of the effect of grazing exclusion on carbon dynamics in grasslands in China [J].
Hu, Zhongmin ;
Li, Shenggong ;
Guo, Qun ;
Niu, Shuli ;
He, Nianpeng ;
Li, Linghao ;
Yu, Guirui .
GLOBAL CHANGE BIOLOGY, 2016, 22 (04) :1385-1393
[10]  
Carbon dynamics in aboveground biomass of co‐dominant plant species in a temperate grassland ecosystem: same or different?[J] . Ulrike Ostler,Inga Schleip,Fernando A. Lattanzi,Hans Schnyder. New Phytologist . 201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