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儿童政策的价值基础辨析——兼论儿童教育

被引:8
作者
郑新蓉
熊和妮
任梦莹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
关键词
儿童政策; 价值基础; 儿童成长; 责任主体;
D O I
10.13763/j.cnki.jhebnu.ese.2015.01.006
中图分类号
G61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40105 ;
摘要
儿童政策是现代化国家力量为儿童成长与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的主要依据。我国的儿童政策始终反映了中国特殊的文化脉络和发展现实。在制定儿童政策时要立足当前儿童生存与发展现状,辨析儿童培养过程中的"家庭工具性"和"儿童工具性",强调儿童的本体性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儿童作为权益主体、国家和家庭作为责任主体的均衡关系。建议在我国未来的儿童政策中,坚持儿童保护底线原则的同时,全面促进儿童发展。在儿童发展责任主体层面,强调以家庭为本、国家支持的责任取向。在儿童政策发展趋势上,从补缺型儿童福利政策逐步实现向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政策转变。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制度建设及公众观念现状,以及我国传统的历史和文化脉络的影响,综合决定着我国儿童政策和儿童工作的发展方向和基本价值,儿童培养目标所体现的价值是儿童政策的核心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我国儿童保护立法政策综述 [J].
赵川芳 .
当代青年研究, 2014, (05) :71-78
[2]   西方社会福利制度的演变与启示 [J].
杨敏 ;
郑杭生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 52 (06) :25-35
[3]   教育改革的价值基础:兼论公平和质量 [J].
郑新蓉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3, 15 (01) :14-18
[4]   适度普惠视阈下我国儿童社会福利体系构建及其实施路径 [J].
陆士桢 ;
徐选国 .
社会工作, 2012, (11) :4-10
[5]   教育公共性:基于儿童保护和全面发展 [J].
郑新蓉 .
中国教育学刊, 2012, (05) :28-30
[6]   论我国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的构建与发展 [J].
戴建兵 ;
曹艳春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44 (01) :26-31+151
[7]   中国社会福利改革与发展战略:从照顾弱者到普惠全民 [J].
郑功成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1, 25 (02) :47-60
[9]   社会变革对家庭和儿童的影响及对策 [J].
郑新蓉 .
中国妇运, 2009, (01) :17-19
[10]  
中国文化要义.[M].梁漱溟;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