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研究

被引:7
作者
罗军
钟诚
机构
[1]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货币需求函数; 向量; 自回归(VAR)模型; 格兰杰因果检验;
D O I
10.16304/j.cnki.11-3952/f.2012.11.004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822 [中国货币];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流动性过剩指的就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货币供给超过了正常的货币需求的部分,也即是货币供给增长的速度超过了货币需求增长的速度。在此定义之下,本文首先求得了货币需求函数,结果显示,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大于1,而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小于0。再根据流动性过剩的相对系数公式,发现从1997年至2010年,我国主要经历了三个时期的流动性过剩状态,正是在这三个时期,货币当局投放了大量的货币进入经济体当中,为后来的物价上涨埋下了隐患。通过构建VAR模型,并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显示,流动性过剩对物价和金融资产价格的上涨确实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存在一定的时滞效应。文章的最后针对实证结果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4+59 +5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流动性的度量及其与资产价格的关系 [J].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组 ;
梁东擎 .
金融研究, 2008, (09) :44-55
[2]   理解流动性过剩 [J].
余永定 .
国际经济评论, 2007, (04) :5-7
[3]   “繁华预期”、流动性变化和资产价格 [J].
刘春航 ;
张新 .
金融研究, 2007, (06) :1-12
[4]   论银行体系的流动性过剩 [J].
陆磊 .
金融研究, 2007, (01) :1-11
[5]   “流动性过剩”研究的新视角 [J].
曾康霖 .
财贸经济, 2007, (01) :4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