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与科技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两翼

被引:6
作者
罗静
机构
[1] 四川大学政治学院
关键词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N”字形波动轨迹; 政策与科技;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6.11 [粮食作物];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该文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粮食生产数据进行分析后得出结论,近5年来中国粮食虽丰收增产,但并未摆脱"N"字形波动轨迹,因而在任何时候都决不能放松粮食生产。而粮食生产的正外部性、发达国家发展粮食生产的经验及对中国粮食生产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都证明:政策与科技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决定性因素。该文以政策扶持与农业科技支撑为切入点,构建对策体系,以应对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面临的严峻挑战,真正做到丰粮于策、增粮于技。
引用
收藏
页码:88 / 9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关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政策思考 [J].
潘岩 .
农业经济问题, 2009, (01) :25-28
[2]   发达国家粮食补贴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J].
徐元明 .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08, (06) :112-116
[3]   我国畜牧业发展与粮食安全 [J].
孙涛 ;
李胜利 .
饲料工业, 2007, (09) :60-62+64
[4]   中美粮食生产成本和价格比较 [J].
万劲松 .
宏观经济研究, 2003, (07) :54-58
[5]  
中国农村发展研究报告[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编, 2004
[6]  
小虫奈我何 .2 冯华. 人民日报 .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