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棉花抗枯萎病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36
作者
徐秋华
张献龙
聂以春
冯纯大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陆地棉; 遗传多样性; 抗枯萎病; RAPD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35.62 [棉病虫害];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RAPD标记从分子水平上对在生产上有较大影响的 5 1个抗枯萎病陆地棉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 5 1个陆地棉品种在 4 1个具多态性的随机引物上扩增得到 82个多态性位点。应用NTSYS pc 1.80数据分析软件 ,非加权组平均法 (UPGMA)聚类。 5 1个品种之间的平均成对Jaccard’s相似系数为 0 .5 98。有 17.1%的品种对在遗传上相似性较大 ,相似系数大于 0 .70 0。品种对相似系数在平均值附近 [0 .5 0 0 ,0 .70 0 ]区间上所占的比例最大 ,为 6 6 .9%。遗传差异较大 (相似系数小于 0 .5 0 0 )的品种所占的比例仅为 16 %。总体来说 ,我国抗枯萎病棉花品种之间的相似性较高。我国陆地棉品种资源整体上遗传多样性水平低下 ,以及我国抗枯萎病品种资源狭窄的遗传基础是导致陆地棉品种遗传多样性较贫乏的重要因素。从亚洲棉、海岛棉和其它棉属种内引进抗病基因成为棉花抗枯萎病育种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研究同时以相似系数矩阵为基础 ,构建了 5 1个抗枯萎病陆地棉品种的UPGMA树状聚类图。
引用
收藏
页码:272 / 27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Improved RAPD amplification of recalcitrant plant DNA by the use of activated charcoal during DNA extraction. Vroh Bi I, et al. Plant Breeding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