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 条
针刺预处理全脑缺血大鼠海马CA1区Bcl-2 mRNA的表达
被引:8
作者:
唐伟
[1
]
王威
[2
]
孙忠人
[3
]
张力
[3
]
机构:
[1] 大连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2] 大连理工大学神经信息研究所
[3]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
来源:
关键词:
脑缺血/针灸疗法;
针刺疗法;
电针;
免疫组织化学;
缺血预处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45.3 [针法];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目的:探讨针刺预处理对全脑缺血大鼠海马CA1区Bcl-2 mRNA表达的影响,并与缺血预处理的效果进行比较。方法:取1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24只:①正常对照组:不干预。②假手术组:暴露4条血管,不造模。③脑缺血组:4动脉阻断法全脑缺血10min制作大鼠全脑缺血模型。④脑缺血预处理组:预全脑缺血3min,再灌注24h后再次全脑缺血10min。⑤针刺预处理组:术前7d给予针刺,双侧足三里、曲池穴,双侧连接全能脉冲电疗仪,频率为1Hz,电压为2V,30min/次,针刺百会30min/次,1次/d,7d后全脑缺血10min。每组分别于再灌注12h、24h、48h和72h麻醉状态下取材,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海马CA1区Bcl-2蛋白阳性细胞数,原位分子杂交技术检测大鼠海马CA1区Bcl-2 mRNA表达。结果:经补充后120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①脑海马Bcl-2阳性细胞数: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无,脑缺血组少量表达,再灌注48h为高峰[(23.35±7.68)个/mm2],而脑缺血预处理组和针刺预处理组24h、48h、72h均显著高于脑缺血组[(33.65±9.57)、(34.56±12.64)、(17.89±5.96)个/mm2,(39.14±9.11)、(38.69±10.54)、(23.35±7.68)个/mm2,(40.65±10.53)、(38.99±9.34)、(15.87±4.67)个/mm2,P<0.05],但两组间无差异(P>0.05);②脑海马Bcl-2mRNA阳性细胞数: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无,脑缺血组少量表达,再灌注72h为高峰[(20.87±6.67)个/mm2],而脑缺血预处理组和针刺预处理组24h、48h、72h均显著高于脑缺血组[(42.64±9.57)、(44.66±11.61)、(20.8±5.97),(45.14±8.12)、(46.68±11.54)、(27.39±6.55);(50.65±10.53)、(52.19±9.33)、(20.87±6.67),P<0.05],但两组间无差异(P>0.05)。结论:针刺预处理可能通过上调Bcl-2mRNA和蛋白表达而减轻严重缺血后细胞凋亡并促成脑缺血耐受的产生。
引用
收藏
页码:156 / 158
页数: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