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巨细胞病毒感染标志物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2
作者
:
糜祖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省苏南片遗传医学诊断中心无锡市妇幼保健院
糜祖煌
机构
:
[1]
江苏省苏南片遗传医学诊断中心无锡市妇幼保健院
来源
: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
1993年
/ 01期
关键词
:
巨细胞病毒;
DNA;
细胞巨化病毒;
标志物;
CMV;
丙氧鸟苷;
原发感染;
小头畸形;
惑染;
隐性感染;
IgM;
无环鸟苷;
D O I
:
10.13404/j.cnki.cjbhh.1993.01.048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正> 巨细胞病毒(CMV)既可引起免疫抑制者、器官移植者的急性疾病又可引起先天性感染。CMV是人类的重要病原体。在儿童或成人,CMV感染症状有发热(持续2—4周)、单核细胞增多症、中度乏力,并可有头痛和神经痛。当无免疫保护的孕妇感染CMV后,胎儿致畸危险性增加。先天性CMV感染95%不出现症状,5%有头部畸形(脑内钙化、小头畸形、视网膜炎等等)。新生儿可在短期内死亡,幸免者多数有神经系统后遗症。TORCH感染中的C即指CMV。
引用
收藏
页码:106 / 107
页数:2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