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三叠纪鳍龙类的新发现

被引:21
作者
刘俊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
关键词
贵州; 晚三叠世; 鳍龙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15 [古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09 ; 070903 ;
摘要
采自贵州省安顺地区法郎组瓦窑段的鳍龙类化石 ,并确立其为一新属种———黄果树安顺龙 (Anshunsaurushuangguoshuensisgen .etsp .nov .) .其没有下颞孔 ,前颌骨组成吻部的大部分 ,鼻骨小 ,鼻孔接近眼眶 ,说明它是鳍龙类 .它的鼻骨被前颌骨向后延伸与额骨相接而隔开 ,左右额骨愈合 ,因而被归入真鳍龙类 .黄果树安顺龙以个体较大 ,吻部长 ,上颞孔比眼眶稍小的综合特征而区别于其他三叠纪的鳍龙类 .黄果树安顺龙的个体较大 ,吻部较长 ,鼻骨与前额骨相接触 ,大的松果孔 ,鳞骨不在上颞孔后相连 ,表明它与Pistosaurus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黄果树安顺龙和鱼龙来自新的海生四足动物化石层位 ,代表了我国三叠纪一个新的海生四足动物化石组合
引用
收藏
页码:1315 / 131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 条
[2]   中国湖北、贵州的幻龙 [J].
杨钟健 .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 1965, (04) :315-367